現(xiàn)實主義題材劇《小歡喜》在東方衛(wèi)視播出以來不僅收視連續(xù)第一,豆瓣評分高達8.1,劇中各種話題也輪番登上熱搜榜。該劇圍繞三個中國高考家庭的故事展開,聚焦家庭教育、親子關系、升學壓力等社會熱點話題。日前,新京報專訪導演汪俊,對于劇中母親形象引發(fā)了網友關于“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媽”的大討論,汪俊坦言,媽媽是最重要的“家庭推動機”,中國家庭一般也都是女的說了算,“而且寫媽媽比較好看,媽媽可以撒開來寫。”
劇情
不表達教育理念的對錯
高三,是人生的重要節(jié)點,無論對家長還是孩子。正如《小歡喜》中海清飾演的童文潔所說的那樣:“熬過這九個月,你的人生就一帆風順了,熬不過,你就抱憾終身。”《小歡喜》的編劇通過數(shù)百位考生家庭的采訪,提煉出三戶為子女備戰(zhàn)高考的家庭,將高考面前孩子的考試壓力與家長焦慮一一展現(xiàn)。
在汪俊看來,《小歡喜》與《小別離》同樣,都沒有表達教育理念的對錯,人人都有他(她)的道理,還是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汪俊稱拍這部劇不是為了解決什么問題或提出什么觀念,“我們只是把現(xiàn)實呈現(xiàn)給觀眾,讓大家自己去討論。我經?吹骄W友說,跟爸媽在一塊兒看,然后彼此會心一笑,這里面就有思考在,我們不想給觀眾一個現(xiàn)成的答案。”
據汪俊透露,在戲外,演員們聊到自己的孩子共同語言也很多,“他們都是爸爸媽媽,經常在私底下聊自己的孩子,海清、陶虹、沙溢、黃磊他們聊得最多,我看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
新京報:高考題材有很多,大多是表現(xiàn)家長苦口婆心、孩子學習艱難,《小歡喜》的特色在哪里?
汪俊:高考題材確實很多,出新很難,要找角度。我之前也看了很多高考作品,都是爸媽使勁給孩子施加壓力,孩子不好好學。我覺得高考只是一個行為,好的作品要寫成長,高三這一年對孩子一生成長所起到的作用。不管是孩子還是父母,都是第一次的人生體驗,所以無論是父母還是孩子,兩邊都在成長。
新京報:為什么選擇劇中這三組家庭作為高考家庭的代表?
汪。阂粋是中產家庭,一個是官員家庭,還有一個單親家庭,這三個家庭都比較典型,有代表性。官員家庭相當于長期父母缺位,像留守兒童一樣,對孩子心靈肯定有很大的影響。單身母親對孩子的愛,要比正常家庭炙熱得多。其中獨生子女可能是致使家長對孩子期望過高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比方說宋倩,如果不是只有英子一個孩子,她有六個孩子就不會是現(xiàn)在這樣的表現(xiàn),就是因為家里只有一個孩子,所以把全部的注意力,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她身上,形成了壓迫感。
共鳴
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媽
全劇開篇,童文潔在車上怒懟兒子的場景,被看作是千萬母親的縮影。“我吃飽了撐的,我就不該生你”、“學習學習不靈,打架打架門清”及“他不是我兒子,他是我祖宗”等臺詞不斷喚醒觀眾關于少年時期對母親的記憶。
此外,童文潔為了節(jié)省孩子們的時間,每天早上四點半就讓老公方圓起床喝咖啡,給他揉肚子,催他去廁所避免跟孩子搶,為了保障孩子睡眠的充足,搬進了月租過萬的學區(qū)房;宋倩為把女兒送進北大清華,不惜辭職照顧,發(fā)明了“生吞海參”的食療方法以讓女兒能多背20個英文單詞,但窒息式關懷和興趣干涉讓女兒喘不過氣,被網友感慨道,“這是我媽本媽”。
新京報:相對于爸爸的角色,為什么劇中三個媽媽雖然性格各異,但是都能引發(fā)網友的共鳴,感覺“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媽”?
汪。褐袊彝ソY構就是這樣。確實在家里管孩子的就是媽媽,媽媽更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比如我媽就是,經常跟別人特別自豪地說,我兒子是導演。對于媽媽而言,子女帶來的滿足感更強烈,媽媽也更世俗一點,她們會覺得你得有出息,因為社會很殘忍,沒上好大學就沒有好工作,沒有好房子就沒有好媳婦。媽媽是最重要的家庭推動機,中國家庭一般都是女的說了算,我也不知道這是為什么,男的到了一定年齡就開始蔫。而且寫媽媽比較好看,媽媽可以撒開來寫。
新京報:有觀眾認為,戲里的父親們往往扮演的是“老好人”的角色,但母親們卻更焦慮、更焦躁一些,父母的形象是不是有些固定?
汪。簩,其實這個問題是中國家庭的特色。我曾經看到網上有一個小段子,兒子在外地上大學,給家里打了一個電話,爸爸接的,爸爸就說還好嗎?兒子說嗯,挺好。跟爸爸說不到第三句話就問,我媽呢?然后媽馬上過來接電話說半天。男主外,女主內,是中國家庭結構的特色,母親對家庭教育分擔的責任和用的心力更多,這也是特殊性造成的。另外,爸爸跟兒子一般的交流,好像相對來說更難一些。所以在這部劇中,童文潔跟兒子之間的戲更多一些,方圓就少一些。
角色
陶虹、黃磊都參與了人設創(chuàng)作
近兩年的熒屏,關于高考教育類題材的作品不少,近期就有《少年派》《帶著爸爸去留學》等劇。汪俊認為同樣的題材可以表現(xiàn)出不同的戲劇形態(tài),關鍵是故事、人物的不一樣,而一部教育題材劇的成功更在于細節(jié),“我們這個戲有很多都是采訪來的一些素材,也有很多是黃磊自己的親身經歷。不怕大題材的雷同,就在于故事、人物和細節(jié)的不一樣。”
《小歡喜》以輕松幽默的風格描繪出了一幅“中國式家庭教育圖譜”。有個鬼機靈學渣兒子的方家,代表了大多數(shù)家庭,他們的相處方式也跟大多數(shù)家庭一樣,“虎媽貓爸”式的父母角色分工明確,好說話的爸爸方圓是家里的潤滑劑,方一凡是個調皮搗蛋的后進生,媽媽童文潔恨鐵不成鋼,和兒子之間火藥味甚濃,方圓對待孩子的教育卻很佛系,甚至幫兒子在媽媽面前打掩護;離異家庭的喬英子,母親宋倩嚴謹負責但是非常強勢,一心撲在學霸女兒身上,有著極強控制欲,前夫喬衛(wèi)東吊兒郎當,但是非常開明,愛女心切;而季勝利、劉靜身為官員家庭的父母,因工作長年在外不曾陪伴兒子的成長,而導致親子關系產生了裂隙。叛逆的兒子面對突然“空降”回到自己身邊的父母產生了諸多不適,這一家的矛盾也最為棘手。
新京報:劇中飾演海清兒子的小演員被網友發(fā)現(xiàn),長得和海清簡直就像親生母子。是有意這樣挑選的嗎?
汪。何覀冞x小演員,開始沒有按形象選,試完戲之后,方一凡的人選我一直在猶豫,后來有人跟我說,導演你不覺得這個孩子長得特像海清嗎?我一看還真是,就他了。在小演員上,我不想找特別好看的,有意在回避那種特別漂亮、帥的男孩女孩,我希望這些小演員是生活中可見的男孩女孩。
新京報:季勝利因為“惡搞表情包”的事打了兒子一巴掌,家庭矛盾激化到頂級,后來游泳池一場戲化解了之前的矛盾,這一場戲引發(fā)了很多網友的討論,是怎么想到要讓孩子們學父母的?
汪。哼@場游泳池的戲是黃磊寫的。官員家庭之前也很少在這類作品中被表現(xiàn),他們是另一個家庭形態(tài),對于季勝利而言,“惡搞表情包”是很嚴重的事,因為這件事他打了兒子,這個事不能不化解,之前的劇本直接跨過了化解的過程,到了幾個月之后,我覺得不行。黃磊就說,我們來一場“吐槽大會”化解父母和孩子之間的問題,讓孩子演父母,讓父母看到平時自己在孩子心中的樣子。這一場戲是即興表演,我就讓孩子們學家長。比如季楊楊學他爸,面對書記和下屬是不同的樣子。季勝利看到這些之后對自己也有反思,向兒子道了歉。王硯輝很有表演的功力,看到他這個形象非常可愛,他把一個領導平常化,我們看到的是領導回家的那一面,演的技法非常好。
新京報:陶虹扮演的單身母親宋倩也引發(fā)了很多話題,雖然她的一些做法很有爭議,但還是引起了不少網友的同情?
汪。禾蘸绾芏嗄瓴谎輵蛄,我們開始接觸了一下,她當時也沒那么想演,因為這個角色有爭議,拍的過程中陶虹還在說,以后不會有人罵我吧。但從播出效果看,站在她這邊和站在英子那邊的觀眾都有,就說她給英子買油條這場戲,我看就有人說,哪有這么好的媽。她和英子那場激烈的吵架,也有很多人站在她這一邊。作為一個單身母親,費盡心思給孩子熬燕窩,孩子卻把燕窩給后媽吃,會有人覺得,這孩子太不懂事了。但宋倩對孩子的影響,孩子最后會受不了,不愿意留在北京,要考南大。宋倩畢竟是一個單身母親,她要爭一口氣,要讓別人看到,她自己帶孩子可以帶得更好。
新京報:相比之下,黃磊和海清的表現(xiàn)卻有一些爭議,不少網友認為他們演什么都一樣,沒有突破?
汪。何矣X得黃磊、海清的表演有突破,黃磊現(xiàn)在演了一個更底層的人物,不像在《小別離》中是醫(yī)生,包括海清演的人物脾氣也更暴了,還是有變化的。大家再仔細感受一下,把兩個戲拿來對比一下看,我覺得都完成得很好。
新京報:最近磊兒和方一凡的CP在網上也挺火的,你怎么看待這家人兄弟之間的感情刻畫?
汪。宏P于方一凡和磊兒的CP感,我沒有刻意做他們倆的關系,就是兄弟。
新京報:喬衛(wèi)東會和宋倩復合嗎?
汪。簡绦l(wèi)東去前妻家,圍著屋子轉一圈。他會觀察細節(jié),這個書好像是我買的,家里又添了一點什么。但他當時想的不是要復婚,男的就是很奇怪。至于他倆最后會不會復合,大家就往下看吧。我自己是希望電視劇有一個好的結局,比如在拍攝中,磊兒要不要考上清華,我們是有過很激烈的討論的,我是希望他考上的,但也有人覺得,不考上清華代表著不一定非得上名校才是有出息。
現(xiàn)實話題
我不是刻意拍“有錢人”
劇中,方一凡一家就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大多數(shù),這個家庭的整體情況是健康的,家中沒有“特殊情況”造成的矛盾,最多就是夫妻兩人工作上的壓力,以及方一凡的學習成績。這個家庭的設置也就成了全劇最能和觀眾產生共鳴的“底色”。童文潔的焦慮,也是大部分父母的焦慮,“因為我們沒有背景,高考就是你唯一的機會。”這番對白也被看作是千萬高考家長的心聲。
《小歡喜》將故事濃縮在北京的一處學區(qū)房小區(qū)內,三組家庭的生活背景和水平應該都在中產層面,不會為了吃穿住行發(fā)愁,三組家長各自都受過良好的教育,擁有著體面的工作以及能夠滿足孩子基本需求的能力,雖然各家的教育理念、背景各不相同,但除了方圓因為短暫失業(yè)而煩惱之外,三家人的經濟能力都有保障。
新京報:為什么三個家庭都對準了中產階級?
汪。何疫@部劇確實是想做一部關于中產階級的輕喜劇,選擇拍中產,是因為社會里中產越來越多,未來進步要靠他們,共鳴也會越來越多,而不是說我刻意要拍有錢人。而且我也只了解這個層級。有人說縣城的孩子怎么辦?那是另一個話題,是另一部戲。
幸運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在治愈童年。——阿德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