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國慶檔創(chuàng)造了中國電影新紀錄:截至10月7日發(fā)稿時,國慶檔電影票房累計突破48億元大關。在票房取得新高的同時,《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等主旋律大片收獲好評如潮,激發(fā)了觀眾的愛國熱情,奏響了愛國主義主旋律。
主旋律電影想要叫好又叫座并不容易,票房口碑雙豐收原因何在?今年國慶檔又具有哪些特點?
主旋律影片集中亮相刷新多項紀錄
48.55億元,這是中國電影產業(yè)化改革以來,票房最高的國慶檔,超過了2008年全國院線全年票房總和。7天國慶假期尚待收尾,我國電影市場已創(chuàng)造了電影史上的一個奇跡。
今年國慶檔超過48億元的票房佳績,主要由三部國產大片共同創(chuàng)造。據國家電影局統(tǒng)計數據顯示,《我和我的祖國》票房達21.51億元,《中國機長》為18.76億元,《攀登者》為7.92億元。在這些影片的票房拉動下,截至10月3日,2019年全國累計票房已突破500億元,僅用時276天,創(chuàng)造年票房最快破500億元紀錄。
與此同時,這些“中國式大片”還漂洋過海,溫暖了無數海外華人華僑的心。《我和我的祖國》在澳大利亞悉尼、德國柏林、美國舊金山等多座城市,都有觀眾集體包場觀影!杜实钦摺9月30日在北美和英國同步上映,10月10日還將登陸新加坡、澳大利亞、新西蘭等。負責該片海外發(fā)行的1905影業(yè)負責人表示,這部電影創(chuàng)下多項華語片海外發(fā)行紀錄,已銷售至40余個國家和地區(qū),在北美將有超過100家影院上映。
票房和口碑的雙豐收,印證了國產影片整體質量水平的提升,也推動了中國電影“走出去”步伐加快。
“新主流電影”創(chuàng)新表達獲觀眾喜愛
國慶檔的電影院,充滿了歡笑、淚水與掌聲。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主旋律影片《我和我的祖國》自上映之初便一路高歌猛進,收獲喜人的票房成績。
這部影片由7位導演拍攝的7個短片組成,重現了身處祖國大事件瞬間的個體經歷。影片一改以大人物展現大事件的主旋律電影常用表達方式,通過普通人的視角展現時代變革,將個人際遇與國家發(fā)展緊密相連,更容易使觀眾產生共鳴。
回首新中國70年的電影史,在每個時代都有特色鮮明的主旋律電影涌現。近年來,主旋律電影開始探索與商業(yè)類型片結合,在唱響時代主旋律的同時,貼近主流觀眾審美,將主流精神、藝術理念和市場意識充分結合,被稱為“新主流電影”。
“國產電影變得更加會講故事了。”觀眾認為,中國的主旋律大片更加聚焦平凡小人物。“小人物、大情懷”成為主旋律大片贏得觀眾的法寶。
影片中,由黃渤扮演的開國大典前夜試制電動旗桿的工程師、為鄰居們收看女排決賽而修電視天線錯過與小伙伴告別的男孩冬冬、葛優(yōu)扮演的喜獲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門票的北京“的哥”以及陳凱歌導演鏡頭中縱馬馳騁的牧民孩子,都成為網友熱議的焦點。
“盡管都是一些小角色,但幾乎每個看似普通的人物,都與新中國發(fā)生的重大事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給了觀眾前所未有的代入感,人們的共同記憶被點亮起來,這是電影的神奇之處。”影評人劉海波說。
專家認為,《我和我的祖國》代表了新主流電影的積極探索,摒棄生硬煽情,創(chuàng)新表達方式講述中國故事,追求與觀眾形成共情共感,拓寬了主旋律影片的創(chuàng)作邊界。
用藝術性與真實性的平衡贏得市場
更加細膩的類型化電影創(chuàng)作,是國慶檔的又一特點。國慶檔票房領跑“三巨頭”中的另外兩部影片《中國機長》《攀登者》均改編自真實事件,影片很好地平衡了真實重現與藝術創(chuàng)造,使觀眾感受到基于真實事件的藝術升華帶來的雙倍震撼。
《中國機長》改編自2018年四川航空的航班緊急備降事件。事件自身具有極高的驚險度,影片不論從場景打造還是事件經過均高度還原,加上演員的細膩演繹,使觀眾高呼具有極強臨場感,觀影時“一邊心跳加速,一邊眼含熱淚”。
《攀登者》展現的是國產電影少有涉及的登山題材,講述了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登山隊員兩次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故事。驚險的登山場面、勇挑家國責任的豪情,使觀眾心潮澎湃。
專家指出,《中國機長》《攀登者》填補了國產電影類型片的一些空白點。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要注意藝術性與真實性的平衡,影片需要多元素的藝術加工,但藝術性創(chuàng)造要以真實為基礎。
此外,今年國慶檔也有幾部合家歡類型的影片滿足不同年齡層觀眾的需求。中外合拍動畫片《雪人奇緣》講述了三個小伙伴護送小雪人回家的故事,通過兒童視角傳遞環(huán)保理念。喜劇片《親密旅行》將藝術性與真實性巧妙融合,展現了小男孩和網約車司機的“囧途之旅”,在搞笑的劇情下蘊含對愛與責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