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妍 通訊員 唐凱
紫陽縣有個古老的小鎮(zhèn),名曰高橋。小鎮(zhèn)因橋而得名,其橋必定有獨特之處。
舊時穿過小鎮(zhèn)的東西兩河峽谷幽深,水流湍急,一道天險阻礙著兩岸百姓的往來,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為解決交通帶來的問題,當?shù)剜l(xiāng)紳捐資,民眾助力,在河上建起兩座全木結(jié)構(gòu)的木廊橋。試著猜想,營造者也許是一位定居小鎮(zhèn)的江浙移民,構(gòu)思時忍不住想起了遙遠的故鄉(xiāng),于是在陜南的山谷中,復(fù)制了有別于當?shù)亟ㄖL(fēng)格的風(fēng)雨橋。風(fēng)風(fēng)雨雨幾百年,人走了一茬又一茬,橋托著廊,廊護著橋,廊橋依然橫跨在東西兩河之上,造福著兩岸的人。
清空腦海中已有的前人觀感,穿行在窄狹的老街上,時光靜止,昏暗店鋪里的人依舊保持著舊形態(tài),隨性而懶散地望著穿過屋檐的光、路過的人,不悲不喜。站在廊橋上吹著沿溝而來的涼風(fēng),看著溝底的清澈流水,漸漸放松身體,把自己代入到當時的場景,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和落后的技術(shù)手段造成修橋時的各種艱難,仿佛看到了橋成之日的熱鬧和兩岸民眾的喜悅之情來自何處,體悟到那一刻的別樣心情。
鎮(zhèn)因橋而得名,橋的名字自然也有其出處:相傳廊橋竣工當天,幾位識字先生為橋取名爭得不可開交,恰巧龍?zhí)秹胃呒矣⑿履。迎親隊伍吹吹打打行至橋頭,橋工攔路討喜:新娘過橋,需吟詩一首,給橋取個中意的名字。新娘出身書香門第,天資聰慧,稍作沉思,脫口吟道:“新娘過新橋,千固萬年牢。高郎娶林女,取名叫高橋。”一個美麗的地名糅合著美麗的傳說,就此留下一段風(fēng)流佳話。
高橋,橋有多高?坊間傳聞,高橋本土人到外地做買賣,與一個四川人和一個西安人閑侃,四川人炫耀:“四川有座峨眉山,離天只有三尺三。”西安人自詡:“西安有座鐘鼓樓,半截伸在天里頭。”高橋人一聽也不示弱:“紫陽有高橋,離地萬丈高,初一掉面鑼,十五半山腰。”四川人和西安人一聽,不再言語。橋高橋低都不重要,只要建在恰當?shù)奈恢,和周圍的自然環(huán)境完美地契合,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guān),在山水之間展現(xiàn)一如往昔的姿態(tài),作為一個精神的象征,那就是故鄉(xiāng)的模樣,誰又能忽略它的存在!
紫陽高橋古廊橋承載兩個世紀歷史,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結(jié)構(gòu)獨特且體現(xiàn)江南建筑風(fēng)格。該橋由東廊橋與西廊橋組成,歷經(jīng)多次修繕,是清代移民歷史的重要物質(zhì)見證。
兩座廊橋東西走向,相距百余米,并非同一時期修建,或許是為符合當?shù)氐淖匀画h(huán)境和人們的審美需求,建造風(fēng)格、形式、用材,橋面長、寬及跨度基本一致。橋墩自溝底用青石條砌筑在兩岸的崖壁上,橋身以六根圓木為大梁,大梁分上下兩層架在東西橋墩上,每層三根。在下層三根大梁上鋪設(shè)有八根橫木,橫木上再架三根大梁,大梁上橫鋪一寸多厚的木板形成橋面。橋體全木搭建,橋面上有廊亭,硬山頂小青瓦屋面,整個屋頂由二十根金柱支撐,兩邊橋沿上有五根外金柱支撐著下金檁,金柱下部之間有木柵欄桿,保障行人安全,上部額枋連接。在兩列里金柱的下部,用一寸厚的木板縱向平行連接,既增加柱與柱之間的支撐力,又能成為坐凳。東、西兩端的橋頭有青磚砌筑的封火墻,墻正中有寬約1.2米的磚券門洞,東廊橋門額書“利濟東流”四字,西廊橋多次修繕,字跡難以辨認,門額周圍有纏枝花、萬字格紋彩繪。
史書上多有歷代鄉(xiāng)賢志士捐修、改建、重建廊橋,慷慨解囊、勞心費力的文字記載,在后人的精心呵護下,廊橋雖歷經(jīng)風(fēng)雨,飽經(jīng)滄桑,但雄姿依舊,風(fēng)光無限。鎮(zhèn)里的老人時常聚在橋上休憩閑談,小孩笑鬧著在橋上嬉戲,趕集的鄉(xiāng)民肩背手提山貨土產(chǎn),坐在橋上一邊歇氣,一邊兜售,隱然成為一個流動的小集市。慢品這濃濃的人間煙火氣,久違的安全感和幸福感,緩緩彌漫開來,實實在在,真真切切,身處在這樣的氛圍中,人是閑逸的、放空的,也是最接近自我的。如果鄉(xiāng)愁可以具象化,這就是深深刻在國人骨子里的鄉(xiāng)情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