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wǎng)訊(實習記者 馬娟)嚴寒冬意也遮掩不住市一小植物園里的盎然生機,綠油油的白菜、蔥郁的麥苗,“蓄勢待發(fā)”的桑樹幼苗……點綴了冬日的校園,也帶給學生新鮮的體驗。
市一小植物園已經(jīng)正式建成使用。在植物園參觀的過程中,科學老師管海英向記者介紹了植物園的設計理念,園區(qū)總體分為四大區(qū)域,以“朝花夕拾”命名。“朝”的設計理念主要是要讓學生親自參與農(nóng)耕活動,體會蔬菜等作物來之不易,見證植物生長的整個生命過程,從而理解生命、尊重生命。 “花”的設計理念主要考慮到科學教材中學到的完全花和不完全花,以及藤蔓植物和草本植物。“夕”的設計理念主要考慮到學生日常聽過但一定見過的植物,比如豬籠草、捕蠅草、含羞草等,在滿足學生獵奇心的同時,增加他們對科學的熱愛。“拾”的設計理念主要是針對科學教材中學到的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還將灌木類植物也設計進去,讓學生認識植物與感受四季的變化。
“由于秋冬季節(jié)才開始規(guī)劃建設這個植物園,栽種植物不易成活,我們就選種一些蔬菜和樹苗,讓同學們觀察植物生長過程。后期,我們會結(jié)合學生們所學知識和大家的興趣愛好栽種更多種類的植物,劃分區(qū)域,讓不同班級的學生分小組來認領(lǐng)一塊地,大家協(xié)力負責育種、栽培、管護,提升大家團隊合作能力,親身參與到其中,感受自然科學的魅力,在勞動中獲得快樂。” 管海英說,“校園植物園”實踐活動不僅豐富了學生課余生活,還增長了科學文化知識,培養(yǎng)了他們熱愛科學、勤于觀察、善于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
“在植物園我認識了香菜、小麥,之前沒有見過麥苗,現(xiàn)在還了解到一些蔬菜的生長季節(jié)、生活習性。老師帶我們近距離的觀察了一些蔬菜的根、莖、葉,很有意思,以后還可以認識更只多聽說過沒有見過的植物。”四年級二班的李鈞博說。
楊欣怡同學對植物園增添新的植物充滿期待,她說:“我第一次看到蠶豆、胡蘿卜苗,感覺很特別,我希望等到明年春天能和大家一起種植鳳仙花、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