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9日電(記者楊維漢、吳晶晶、崔靜、余曉潔)傳統(tǒng)印象里,科研帶頭人往往是白發(fā)蒼蒼、德高望重的老專家。而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和國家技術發(fā)明獎兩類獎項完成人中,“70后”超過一半,主要完成人平均年齡為47.6歲。
近幾年,國家科技獎評獎中,青年人才不斷“冒尖”,令人矚目。
在科技的海洋里,“70后”科學家們?nèi)绾纬孙L破浪、勇挑重擔?請跟隨記者一同走進三位“70后”精英的科研世界。
潘建偉:“夢之隊”的“領頭羊”
一支由中國科技大學“70后”院士、“80后”教授組成的“多光子糾纏及干涉度量”團隊,將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收入囊中”。
這支世界最前沿的中國量子“夢之隊”中有3個“大男孩”:41歲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的潘建偉,28歲起任中國科技大學教授的陳宇翱和陸朝陽。
就在1個月前,歐洲物理學會公布了2015年度國際物理學領域的十項重大突破,潘建偉、陸朝陽等完成的“多自由度量子隱形傳態(tài)”名列榜首。潘建偉和陳宇翱,先后于2005年和2013年榮獲歐洲物理學會“菲涅爾獎”,這是授予量子電子學和量子光學領域青年科學家的最高榮譽。
英國《新科學家》雜志在“中國崛起”特刊中評價道:“潘和他的同事使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因而也是整個中國——牢牢地在量子計算的世界地圖上占據(jù)了一席之地。”
潘建偉——“夢之隊”的“領頭羊”,用他的學術成就和人格魅力,吸引著一個個“小伙伴”加入團隊。
回憶起十多年前的邂逅,陸朝陽依舊清晰如昨:“2003年秋天的一場同鄉(xiāng)會上,潘老師把我引進了量子世界。他當時在量子物理和量子信息研究領域已成績斐然。原本我2004年本科畢業(yè)后可以被保送到微電子專業(yè)讀研,這次見面后,我改了志愿,開始了光子糾纏和量子計算方面的研究。”
“除了對科學的好奇,我們還有共同的血脈。一個人和他的祖國,好比跟母親、家庭,有一種樸素的情感和依戀。不管時代如何變遷,個人的命運始終與祖國緊密相連。”潘建偉說。
潘建偉身上這種對祖國的熱愛無形中成為一種感召力,被送去國外學習的學生,最后都會回來。“2009年的國慶節(jié)前,我在國外,潘老師給我發(fā)了條短信:宇翱,我正在人民大會堂看《復興之路》,感觸良多!甚望你能努力學習提升自己,早日學成歸國為民族復興、科大復興盡力!”陳宇翱說。
夢想感召赤子。當時正在做實驗的陳宇翱,讀完短信,恨不得扔下手里的活馬上回國。陳宇翱的手機里至今仍珍藏著這條短信。
回國后的陳宇翱,與其他“小伙伴”們一起,在潘建偉的帶領下,在量子世界里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研究成果,并最終站在了國家科技獎勵的領獎臺上。
王輝國:技術攻關的“頂梁柱”
芳烴這個詞,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或許很陌生。但這種化工原料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
20世紀70年代,以用量最大的芳烴品種之一——對二甲苯為原料生產(chǎn)的“的確良”和“滌卡”曾引領時代潮流。如今,中國有約65%的紡織原料、80%的飲料包裝瓶來源于對二甲苯。
中國石化“高效環(huán)保芳烴成套技術開發(fā)及應用”獲得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這套技術中對二甲苯吸附分離技術是核心和難點。
過去,我國約有一半的對二甲苯要從國外購買,另外一半在我國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也要使用國外技術,向外國廠商支付高額費用。自主掌握核心技術為芳烴產(chǎn)業(yè)健康發(fā)展提供基礎,成為縈繞在幾代石化人心中的夢想。
“70后”的王輝國,1999年碩士畢業(yè)后就投入到對二甲苯吸附分離技術的研究之中。10多年的科研之路走下來,他成為這一領域的骨干和中堅。
這次獲獎,在王輝國看來,凝聚了幾代石化人的心血。“我們要分離的對象,相當于是長相和秉性都非常相像的一個四胞胎兄弟組成的混合物,要精確、快速、高效地分離出其中應用價值最高的對二甲苯,實現(xiàn)產(chǎn)量的最大化,在技術層面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王輝國說。
有件事讓王輝國記憶深刻:2003年,對二甲苯高效分離從實驗室轉向工業(yè)生產(chǎn),但投料十幾次都失敗了,合成不出實驗室的結果。為了查找原因,王輝國和課題組同事連續(xù)幾天吃住在廠里,把一批物料投到容器里后,每隔兩小時采樣分析分子篩進化的狀態(tài),困了累了就躺在辦公室地板上休息一下。就這樣連軸轉堅持一個星期后,終于找出了影響產(chǎn)品質量的原因,成功實現(xiàn)了從實驗室到工業(yè)應用的重要轉型。
王輝國已經(jīng)數(shù)不清經(jīng)歷了多少次失敗。“每一項技術工作的進步都是一點一滴的,失敗遠比成功的次數(shù)多得多,常常會覺得很難,但遇到難題總會想辦法把它解決掉。”
這次獲獎項目的50位主要完成人中大約一半是“70后”,他們構成技術攻關的中堅力量。“‘70后’既繼承了老一輩的寶貴經(jīng)驗,又融入了創(chuàng)新思維,F(xiàn)在用我們自己的技術生產(chǎn),每年可大幅節(jié)約生產(chǎn)成本,而且高效性、環(huán)保性上,都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王輝國自豪地說。
周琪:創(chuàng)造干細胞研究“新傳奇”
2009年7月,一只名為“小小”的實驗鼠登上了全球各大媒體的頭版。這只小鼠被認為是克隆羊“多莉”傳奇的延續(xù),因為它是科學家首次利用iPS細胞(誘導多功能干細胞)克隆出的活體實驗鼠,是世界上第一只從非胚胎細胞來源獲得的健康動物。
“從‘小小’開始,中國在國際干細胞研究領域第一次明確證明了自己的存在。”“小小”的締造者之一、“70后”院士、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周琪說。
周琪的團隊以“哺乳動物多能性干細胞的建立與調(diào)控機制研究”榮獲2014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14年前,放棄在歐洲動物克隆領域風生水起的工作,32歲的周琪回到國內(nèi),轉向干細胞與再生醫(yī)學研究及應用。他敏銳地看到,干細胞研究未來將對人類健康產(chǎn)生重大影響。
干細胞是人體內(nèi)可以發(fā)育為各種器官和組織的細胞,過去只能從胚胎中獲得。iPS細胞是指經(jīng)過基因“重新編排”回歸到胚胎干細胞狀態(tài)的體細胞。周琪用“小小”證明了iPS細胞與胚胎干細胞一樣具有全能性,這在醫(yī)療領域展示了廣闊的應用前景。
比如,目前一些細胞、器官和肢體的損傷是不可逆轉的,即使器官移植也會產(chǎn)生免疫排斥等問題。而iPS細胞為這些患者帶來了新希望:利用患者自身的iPS細胞來誘導產(chǎn)生屬于患者自己的細胞、組織甚至器官。
“基于胚胎干細胞及其他類型多能干細胞的應用,在未來5到10年之內(nèi)將會有非常大的突破。對于干細胞的轉化應用,中國有比其他國家更大的需求。”周琪說,“中國科學家應以此為使命和目標,加速推動干細胞服務于醫(yī)療和健康需求,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
成功獲得世界首例單倍體胚胎干細胞來源的健康轉基因動物;推動干細胞基礎研究向臨床應用轉化……十幾年時間,周琪開創(chuàng)了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也推動中國逐步躋身國際干細胞研究第一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