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8月22日迎來一年一度的七夕佳節(jié),也稱牛郎織女節(jié)。一些公眾發(fā)現,今年的七夕來得有點晚,這是咋回事?
七夕是每年農歷的七月初七,但對應的公歷日期卻不固定,一般落在公歷的7月下旬至8月上旬之間。
今年是農歷的“閏年”,多出了一個“閏二月”,從公歷3月22日開始至4月19日結束。正是因為在農歷七月前插進了一個月,導致七夕的日子靠后。
為什么要設置閏月呢?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楊婧介紹,我國現行公歷和農歷兩種歷法,一個公歷年的長度是365天或366天,一個農歷年的長度是354天或355天,公歷年和農歷年相差11天左右。為平衡兩者之間的“時差”,農歷歷法用增設閏月的辦法,設置了“十九年七閏”的規(guī)則。每隔2年到3年,就必須增加1個月,增加的這個月叫“閏月”。
“置閏”的規(guī)則是依據二十四節(jié)氣來定。農歷歷法規(guī)定,每個農歷月都有一個中氣,如果某個月中不包含中氣,就算上一個月的閏月。
今年3月21日(農歷二月三十)為中氣春分,下一個中氣谷雨在4月20日(農歷三月初一),這當中的3月22日至4月19日的農歷月中只有一個節(jié)氣清明,沒有中氣,所以這個農歷月就定為閏月。因為它的前面是二月,所以叫“閏二月”。正是由于“多”了這個“閏二月”,導致今年的七夕來得有點晚。
楊婧指出,閏月多發(fā)生在四月至八月,二月、三月、九月、十月少有發(fā)生,一月、十一月和十二月則極為罕見。
今年的七夕是來得最晚的嗎?不是!1901年至2100年這200年的統(tǒng)計結果顯示,七夕對應的公歷日期最早可落在7月31日(如2006年),最晚可落在8月30日(如1987年),這也意味著,公歷7月31日至8月30日中的任何一天都有可能成為七夕。照此來看,今年的七夕來得還不算特別晚。
楊婧表示,同樣的道理,今年的端午節(jié)和即將到來的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都會比較晚,相較去年來說,都會向后推遲1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