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寨嘉惠漢唐書城仍然進行著夜讀活動
雖然上班時間,已經聚集了很多看書買書的市民
陜西傳媒網(wǎng)訊(見習記者 李軻暄)據(jù)西安市民時先生向記者反映,20日自己如往常一樣去小寨萬邦書城準備夜讀的時候,發(fā)現(xiàn)剛到21點書城就響起了“回家”的音樂,問過工作人員才知道,原來,夜讀活動取消一段時間了。
記者了解到,自今年7月份起,西安嘉匯漢唐書城和陜西萬邦圖書城同時啟動了24小時營業(yè)試運營,旨在為愛書的人們打造夜讀書房,讓這個城市里每晚都有書店亮著燈火。書店除了提供區(qū)域供顧客純粹的讀書以外,還組織了一些與閱讀有關的活動,如 “西安故事會”、“全家來‘悅’讀”等,邀請到專家學者、藝術家和市民群眾進行心得交流與經驗分享。然而這一舉措只推行了不到六個月,小寨萬邦書城便將其終止了。
商家 真正愛書的人太少 24小時營業(yè)吃不消
“好多人都是來睡覺的,真正愛學習的就那么幾個,屈指可數(shù)。”小寨萬邦書城的工作人員一邊整理散落在自由閱讀區(qū)樓梯上的圖書,一邊告訴記者,“夏天的時候人會相對多一些,隨著天氣轉冷,就越來越少了。”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萬邦書城的24小時夜讀活動已經終止了半個多月了,只是一周會有兩天下班時間會推遲一個小時。
“如果有讀者在,我們就得一直堅持著,24小時上班有點太辛苦了,有幾個燈泡都燒了。”,“讀書的人本來就不多,買書的人就更少了”,談及徹夜營業(yè),書城員工們覺得,為了為數(shù)不多幾個愛書的人,“有點劃不來。”
讀者 喧鬧城市鮮有“靜土” 活動夭折有人遺憾有人認同
記者在小寨嘉匯漢唐書城內觀察到,雖然正值周內工作日正常的上班時間,但自由閱讀區(qū)域的座位并無虛席,而且從青年到老年,讀者年齡也不趨近。“我家就住在附近,經常到這里來看書,有時候會看到很晚。”學生小劉告訴記者,自己已經慢慢養(yǎng)成到這里看書的習慣了。
“剛聽說這個活動的時候,我感覺找到了組織。”市民時先生對于24小時讀書活動的取消非常遺憾。對于在家中閱讀和在書店閱讀的區(qū)別,他表示,自己是一個熱愛閱讀而且喜歡安靜的人,白天工作紛繁雜亂,回家后又常因家務事滋擾情緒,陌生的環(huán)境中更容易專注。時先生告訴記者,他覺得能夠舉行這一活動的老板應該是有理想、有性情的人,自己特別想知道萬邦終止夜讀活動的真正緣由。
據(jù)記者在書城內隨機調查,有50%左右的讀者認為夜讀活動是很有必要的,但另一部分市民對夜讀活動的終止表示認同,認為如果熱愛閱讀,在家看書也是一樣,而且夜晚外出會涉及很多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問題。更有一些市民表示并不清楚有夜讀活動的存在。
需要政策扶植與市民支持 西安應有自己的“誠品”“三聯(lián)”
其實,24小時夜讀書店并非濫觴于古城西安。今年4月8日,北京三聯(lián)韜奮書店開始試營24小時書店,并以“讀·一夜”為主題發(fā)起夜讀體驗活動,并于4月18日至今一直處于常規(guī)運營時期,北京愛書人有了自己的“深夜書房”。
三聯(lián)書店總經理樊希安表示,國家的利好政策和資金扶持,給24小時書店提供了保障。記者了解到,“提倡全民閱讀”已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去年12月,國家出臺政策免掉三聯(lián)書店13%的增值稅。此外,三聯(lián)韜奮書店去年還獲得了來自財政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100萬元的中央文化產業(yè)發(fā)展專項資金。
“一個城市有一個城市的地標,在文化人眼中,臺北的地標可能不是‘101’,而是‘誠品’,我們西安也應該有自己的‘誠品’”時先生說到。創(chuàng)建于1989年的臺灣“誠品書店”,本著人文、藝術、創(chuàng)意、生活的初衷,發(fā)展為今日以文化創(chuàng)意為核心的復合式經營模式。從事營銷行業(yè)的張女士表示,對于書店本身來說,并不應單單只關注夜讀時間段內書本的銷售額,應該從長遠角度出發(fā),可考慮提供配套的設施和服務,從而進行多元化的營銷和管理,謀求紙媒衰退時期書店行業(yè)的新發(fā)展。
目前,西安市只有小寨嘉惠漢唐書城在周一、三、五、六依然執(zhí)行著通宵營業(yè),那里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開始人挺多,現(xiàn)在夜讀的人越來越少了,也不知道這個活動還會持續(xù)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