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wǎng)訊(通訊員 趙久剛)出白河城南,沿獅子山濱河大道前行,一路上二級路,行至構(gòu)朳鎮(zhèn)涼水村黃石板,拐進北溝,一面陡峭的崖壁映入眼簾,崖壁上依稀可見多處石窟,當?shù)厝朔Q之為“躲反洞”。“躲反洞”就是當?shù)卮迕駷榱硕惚芡练硕罁?jù)山險鑿修的山洞。
這是據(jù)構(gòu)朳鎮(zhèn)厚子河口石窟之外,又發(fā)現(xiàn)的另一起大型石窟,石窟地理位置極為險要,相當隱密,一抹碧落的樹林,晨起煙霧籠罩著周圍,外人如不仔細觀之,無法辨認在山腰具體位置。根本不知道從那個方向上山,時隔多年,幾位膽大的村民竟想看個究竟,這條無人走過的山路,叢草雜生,蛇蟲出沒的地方,農(nóng)人手持彎刀,一路上刀砍前行,依稀辨認寥寥無幾羊腸小道,走著走著,有時迷失方向,重新又開辟小徑……。
這石窟劍削刀劈,山高陡峭,極是攀巖愛好者理想之地,爬行大約二百多米便到了一個洞穴,這洞穴別有洞天,如果遇上下雨天,能放個二十號人沒問題的。
相傳明清時期,這里匪患無窮,經(jīng)常有襲擾良民,為了躲避土匪欺男霸女,燒殺搶掠,平時居住山下,如遇上不測風(fēng)云,便藏覓于石窟。
這石窟大約一百五十個平方米的地方,大洞穴可容納近二百人,小洞穴能容納二三十人,維持這些人的正常生活,石窟依山壁掛,洞洞相連,天然形成的,石窟既有人工鑿砌而成,選于陡峭的山坡,以塊石壘砌而成。而洞穴內(nèi)修有屋舍鑿有石缸存儲糧食和水,以便固守。想想古人的聰明才智,在這懸崖邊建成的石窟,還真是了不起呀!
這石窟分為一號洞穴和二號洞穴:一號洞穴,原來有二層樓,二號洞穴,原來有三層樓,洞窟內(nèi)均用鐵釬鑿制而成的、地勢開闊。洞穴采光良好、通風(fēng)口均有、冬暖夏涼,洞穴設(shè)置有水井、伙房、磨坊、地窖、柴房等等,洞穴石頭墻壁都是用石灰、糯米汁抹成石壁,固若金湯。
在石窟下方有一段古城墻,這城墻其實也就是一個小孩子高的門,如果把此門守住,可謂是“一人當關(guān)、萬夫莫開”。
如今,站在高高的石窟之上,你有一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不必在追尋那些歷史遺跡,不必在領(lǐng)略那些神秘石窟背后的故事。北溝石窟與廟山寨遙遙相對,這也許上天的特意安排,讓我們悄悄地感受這里發(fā)生的翻天覆地變化,在政府的感召和當?shù)卮迕竦呐ο拢@里興修了上山水泥路,古老的石窟,正在接受新時代的歷史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