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楊遷偉
手工布鞋、酸壇子泡椒、野生獼猴桃、野生葛根、各種曬干菜、還有那精心包裝過的小麥粉、牡丹油……10月29日,白河縣構(gòu)朳鎮(zhèn)東坡村的“文旅扶貧+公益消費”暨農(nóng)副產(chǎn)品推介活動,以現(xiàn)代的方式給村民們再現(xiàn)了一場熱鬧的趕集大場。你瞧,整個東坡村的這頭到那頭,熱熱鬧鬧,過年似的。
“趕集”,或許對很多人來說,只剩下一種符號,一種念想,它卻是質(zhì)樸的鄉(xiāng)村情景、文化的集中體現(xiàn)。一大早,本村的、鄰村的村民,就從家里出發(fā)了,有挑擔子的,有背筐子的,有提籃子的,還有的領(lǐng)著一家老小純粹是來趕熱鬧的。
村民們把自己生產(chǎn)的當季最新鮮的東西,或是自己親手制作的美味等等,擺在東坡村廣場上。大可樂瓶子里裝的是或紅或青的腌酸辣子,蛇皮袋子里裝著被切成一截一斷的曬干后的豇豆、薄薄的干土豆片,塑料壺里那剛烤出來的清亮亮的柿子酒,還有那黃晶晶的土蜂蜜和紅薯糖與爆米花制作的糖果等等,總有一樣東西能勾起人兒時的回憶。
“很多人覺得我這鞋子賣得貴,他們都不知道這一雙鞋子有多難得做,就這一雙小孩子的布鞋,光納鞋底得一個月,現(xiàn)在好多人都不會做這些。”胡春芬是鄰村家扒村的人,家里8口人,丈夫患有塵肺病,為了幫助家里減輕負擔,平時就做一些手工布鞋和棉鞋出售,大人穿的布鞋240元一雙,小孩的100元一雙,半手工的毛線勾棉鞋80元一雙,平時碰著家庭同樣困難的親朋鄰居購買,她半賣半送。由于早晨來得稍遲一些,現(xiàn)在還沒有開張。
70歲的黃祥秀的攤位前圍了許多人,大家對攤位前擺放的干木塊似的和一種毛茸茸的像蟲子的東西特別感興趣,她趕緊給大家介紹,這是在山里挖的野生葛根,切塊后曬干,還有采摘的野生藥材望春花。“葛根能降血壓,望春花可以治療頭暈等癥狀,便宜,10塊錢一袋。”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她已經(jīng)賣出去了5袋掙了50元錢,由于她不識秤,就估摸著均等地裝成一小袋一小袋地出售。
對于趕集,楊榮華卻有一種別樣的情節(jié)。楊榮華是白河茅坪鎮(zhèn)人,跟隨外婆在柳州長大,小時候最樂意的事情便是跟著外婆去趕集,后來隨著城鎮(zhèn)化的發(fā)展,各類商店、超市逐漸取代了過去自發(fā)形成的集市,趕集便留在了他的記憶中。這不,聽說東坡村趕大集,楊榮華一大早便帶著孫子、兒子兒媳,從茅坪鎮(zhèn)趕過來。“我買了野生獼猴桃,還有農(nóng)民自己種的蓮菜,農(nóng)戶自己種的我們買著也放心,今天來買不買東西無所謂,主要是能讓我回味小時候趕集的場景,還能為脫貧攻堅貢獻綿薄之力,讓貧困群眾早日脫貧。”楊榮華提著淘到的好東西,特別高興。
臨近中午,依然有部分來自遠遠近近的村民群眾前來趕集,廣場上嘰嘰喳喳、熱熱鬧鬧,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憧憬,每個人手里都拎著大袋小包的一堆東西,濃濃的趕集味,滿滿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