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陳苗 楊卓
和兒子距離19公里,和老公距離31公里,但是在寧陜縣筒車灣鎮(zhèn)工作的胡莎麗經(jīng)常半個月和兒子、老公見不上面。
正值周天,兒子田昊陽又照例到鎮(zhèn)上探班,胡莎麗穿上了回家才穿的裙子,畫了淡淡的妝。“免得兒子又說我不像個女人。”胡莎麗解釋道。些許的白發(fā)讓眼前的胡莎麗跟35歲的年齡有些不符。“短發(fā)、長褲、運動鞋,我們在鄉(xiāng)鎮(zhèn)工作的,都是‘女漢子’,我一般很少穿高跟鞋和裙子!”胡莎麗自嘲。
“我媽太不靠譜了!”提起媽媽,依偎在胡莎麗身邊的9歲的兒子田昊陽撅起了小嘴。“因為媽媽經(jīng)常答應回來陪我,但是沒回來,我想讓媽媽回來陪我玩,陪我看電影。”田昊陽說。在兒子記憶里,上次媽媽陪他看電影已是兩個月前的事情了。
被兒子評價為“不靠譜”的媽媽,胡莎麗有些心酸。脫貧攻堅工作伊始,胡莎麗作為分管領導,負責全鎮(zhèn)的脫貧攻堅工作。2016年7月,胡莎麗來到筒車灣海棠園村擔任駐村工作隊長,這一當就是三年。
寧陜縣筒車灣鎮(zhèn)海棠園村地處秦嶺山區(qū),延綿幾十公里,是全縣5個深度貧困村之一,8個村民小組從山腳下一直延伸到山頂,總共只有300來戶,貧困戶就有148戶,貧困發(fā)生率接近50%。起初,村上部分組還沒通水泥路,胡莎麗在走村入戶時只能找摩托車,摩托車到不了的地方,只能步行,可是胡莎麗卻從沒輸過同行的男同志。
在脫貧攻堅最忙的時候,胡莎麗經(jīng)常晚上一兩點才睡,最忙的時候和同樣在鄉(xiāng)鎮(zhèn)工作的老公兩個月沒見上面。前腳剛到家陪父母吃著飯,后腳被電話叫到單位是常態(tài)。父親開玩笑對胡莎麗說:“我去你村上當個貧困戶,這樣可以天天見到你。”
“作為女同志,胡莎麗身上那種潑辣讓人佩服,她時刻把工作放到第一位,夫妻兩人都在脫貧一線,聚少離多,她犧牲了太多陪伴老人和孩子的時間。”海棠園村駐村副隊長陳代峰說。
“去年2月我開始裝修農(nóng)家樂,莎委員隔三差五上門指導不說,辦理執(zhí)照的時候她也是跑前跑后,讓我省了好多心。”在海棠園村民胡定平的心里,她一直最感謝胡莎麗。
在同事心中,胡莎麗工作最拼命,處處拼在前面;在群眾心中,胡莎麗最熱心,大事小事她牽掛在心間;唯獨在兒子心中始終“不靠譜”。
“這幾年最虧欠兒子,幾乎沒接過他上學放學,從來沒給兒子開過一次家長會。”提到兒子,胡莎麗有些哽咽,“平時孩子都是爺爺、奶奶帶,作業(yè)實在輔導不了的,她奶奶給我發(fā)過來我來輔導,如果周末回不去,孩子爺爺周末會把孩子送到鎮(zhèn)上來。”
最讓胡莎麗內(nèi)疚的是2018年9月,兒子因為過敏性紫癜在醫(yī)院住了一個星期,因為父母知道胡莎麗忙,孩子住院的事情始終沒告訴她,事后胡莎麗才從親戚口中得知。
“等脫貧了,我再回去好好陪孩子。”胡莎麗說,長時間不能陪伴在孩子身邊,讓胡莎麗心里“很委屈”。
7月15日,在寧陜縣2018年度目標責任考核暨脫貧攻堅工作表彰大會上,胡莎麗被寧陜縣評為“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