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wǎng)訊(通訊員 陳彪)為推進“雙減”工作落地見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旬陽市赤巖鎮(zhèn)中心學校緊緊圍繞“減負提質,增效賦能”這個中心,聚焦“三個課堂”,推動“課堂革命”,全力推進“雙減”工作走實走深。
夯實“有效力”的第一課堂,強化提質增效。以第一課堂主陣地為突破口,圍繞“打造高效課堂,提升教學質量”主題,提出“以備課研究保證課堂質量、以有效學思展現(xiàn)課堂質量、以優(yōu)化作業(yè)提升課堂質量、以學科教研助推課堂質量”。各教研組精心組織教師研討課程,構建高效課堂模式,引導學生深度學習,讓學生盡量在課堂上學足學好,讓教育真正回歸校園。借助推門課、匯報課、示范課、教研組磨課等示范觀摩學習活動,不斷優(yōu)化上課環(huán)節(jié),提高課堂效率,提升教師素養(yǎng),打造“四有好課堂”,為落實減負增效提供有力保障。與此同時,通過青藍工程、校本研修等途徑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開展研究型、合作式學習,促進全體師生綜合素質全面提升。
豐富“有活力”的第二課堂,彰顯藝術素養(yǎng)。致力于打造豐富精彩的第二課堂活動,以課后服務為載體,將課后服務內容設定為“作業(yè)輔導+興趣活動”雙提升模式。精心策劃課后服務時間、內容、方式,提升課后服務的質量,開設了足球、乒乓球、繪畫、合唱隊、書法、器樂、舞蹈等興趣社團,挑選教師精心組織開展社團活動,為孩子們打造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培養(yǎng)學生興趣特長,滿足學生個性化、多元化發(fā)展需求,全方位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
拓展“有合力”的第三課堂,注重知行融合。在第三課堂創(chuàng)新上下功夫,將課內與課外相結合、把校內與校外有機融合,引領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走進鄉(xiāng)土,將進一步依托研學實踐課程、勞動實踐課程、紅色文化課程,豐富學生學習生活,深入開展理想信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等教育,做到學以致用、知行合一、以行求知。同時組織家委代表召開座談會,倡導家長與學校積極協(xié)作做好家庭教育,家長要做好孩子的“有效陪伴”,與孩子一起讀書、運動、游戲、實踐活動。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協(xié)同育人的新生態(tài),助推學生實踐歷練、健康成長。
該校將繼續(xù)以“三個課堂”建設為抓手, 架起課堂、課后、校外一體化育人橋梁,深入落實“雙減”精神,踐行“提質增效”,有力推進“雙減”工作走實走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