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楊蜜
地處秦頭楚尾,歷經(jīng)2000多年歷史長河的“太極城”旬陽市,如同鑲嵌在秦巴山間一顆閃耀的明珠,在時光變遷中熠熠生輝。老城府民街區(qū)則承載著歷史的底蘊,閃爍著文化的輝光。
旬陽老城區(qū)域
府民街區(qū)依山成街,街區(qū)范圍包括人民北路、府民街、后城街三條主要街巷以及洞兒碥太極觀、文廟、航運博物館、原縣衙所在地、東城門遺址、北城門遺址等地。旬陽老城的街巷體系在明清時期逐漸形成,主要由沿等高線的橫街和垂直于等高線的臺階縱巷構(gòu)成,全長1000米,核心保護范圍3公頃。有文廟、洞兒碥等25個掛牌保護的古建筑和文物保護單位。2021年11月,旬陽市老城府民街區(qū)被陜西省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為第四批省級歷史文化街區(qū)。
在府民街,從一窗一欞里照見陽光洗濯的粉塵,也照見時光深處走來的細碎痕跡。老城的旬陽市博物館、漢江航運博物館、埡子口、炮臺、文廟、漢江航運博物館、老縣衙、民居和商埠,沿著多條青石臺階和羊腸小徑盤旋,記錄著遠去的喧囂和繁榮,用樸實無華的姿態(tài),留存于小城一隅。
在旬陽市博物館(文廟),看旬陽古八景之一“柏蔭銅碑”,尋“稀世國寶”北周獨孤信印和漢代象牙算籌。在漢江航運博物館里,了解三千里漢江黃金水道,五千年中華航運文明。城隍廟里曲調(diào)悠揚的漢劇,旬陽民歌《蘭草花》動人心弦,街邊的茶館里,老人們品著清茶,這里的歷史遺跡和市井生活,延續(xù)著千百年來的節(jié)奏與韻律,展現(xiàn)著旬陽的文化特色。
街巷中的美食,是旬陽人最深的鄉(xiāng)愁記憶。兩摻面的酸爽、拐棗酒的醇香、雙麻餅的清甜,每一種美食都是地域文化的具象體現(xiàn),在外打拼的游子,最想念的也是這一口家鄉(xiāng)味道。
一座城市的魅力,不僅在于它的現(xiàn)代化成就,更在于它能否守護好自己的文化基因。這條老街的存在,讓旬陽這座城市有了獨特的文化標識,也讓人們看到了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文明的交融共生。近年來,當?shù)卣扇?ldquo;修舊如舊”的方式,對老街進行保護性修繕,既保留了歷史風貌,又改善了居民生活環(huán)境,為老街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