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賀孝成
選擇了鄉(xiāng)鎮(zhèn),就意味著忠誠與責任,意味著奉獻與擔當。在上竹鎮(zhèn),就有這樣三位吃苦耐勞、無私奉獻、愛崗敬業(yè)的老鄉(xiāng)鎮(zhèn),他們與許多年青干部一樣,堅守基層,干在一線,以“老驥伏櫪顯忠誠,不忘初心譜新篇”的奉獻精神彰顯鄉(xiāng)鎮(zhèn)干部的時代風采。
初心不改,老當益壯戰(zhàn)一線。還有兩年就退休了,老干部陳澤華沒有數(shù)著日子等退休工資,他從部門領導到鄉(xiāng)鎮(zhèn)當一名普通干部,崗位雖然變了,但是為民服務的情懷沒有變,反而一馬當先,奮戰(zhàn)在基層一線服務群眾。
無論是繁重的業(yè)務工作,還是復雜的群眾工作,他都能應對自如,游刃有余。脫貧攻堅中的易地扶貧搬遷、舊宅基地騰退等工作,都是關系老百姓民生大計的事,絲毫不能馬虎,他總是和年輕同志一道,起早摸黑,奮戰(zhàn)在各個施工現(xiàn)場。
工作經驗豐富的他,也遇到不少難題,在騰退湘坪村彭某舊宅時,讓他最為頭疼。彭某年老,聽力不好,在講政策的時候必須要大點聲,又不敢太大,怕老人誤會,陳澤華就一遍又一遍的給老人講政策、做工作。別家一次就能做通的工作,彭某那里他前前后后跑了6次,老人最終被他的誠意打動,同意拆除舊宅。用陳澤華自己的話說:“這一戶的工作啊,讓我頭發(fā)又多白了幾根。”在他和同事的努力下,上竹鎮(zhèn)的舊宅基地騰退工作一直走在全縣的前列。
很多同事都曾私下問過他,“都快退休了,還這么拼干啥?”他總是笑嘻嘻的回答:“還能做事,就多做一點,決不能拖你們年輕人的后腿,才能對得起我30年的黨齡啊。”樸實無華的語言,讓他的黨性熠熠生輝。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39年初心不改,在服務群眾的路上,陳澤華老當益壯,詮釋了有價值的生命不以年齡論長短。
擔當敬業(yè),貼心為民辦實事。56歲的劉月舉,自1985年參加工作一直在鄉(xiāng)鎮(zhèn),對農村工作了若指掌,亂熟于心。35年來,他從未忘記的自己初衷,貼心為民辦實事的信念始終牢記在心。他就是革命的一塊磚,從業(yè)務崗位上退下來后,又下到村里成為一名包村干部。面對紛繁復雜的脫貧攻堅硬仗,他絲毫沒有退縮,和村里四支隊伍一起,奮戰(zhàn)在一線為民服務辦實事。
作為土生土長的上竹人,劉月舉對所包廟壩村貧困戶非常熟悉,總能找到最適合他們的脫貧措施,幫助脫貧。“得虧劉叔的幫助,要不我還辦不起養(yǎng)雞場,也脫不了貧,都不知道怎么感謝他。”村里養(yǎng)殖戶小姚,時常把這句話關在嘴邊。
在走訪中得知貧困戶小姚有發(fā)展養(yǎng)雞意愿后,養(yǎng)雞、賣雞也成了劉月舉下班后的一份“兼職”。從網上給他找養(yǎng)殖技術、村上的遠程教育播放相關的知識的時候,他總是第一個電話就給小姚打去,讓他來村委會觀看學習養(yǎng)殖技術的遠程教育片。而且劉月舉的身上隨時都揣著一疊小姚的名片,逢人就發(fā)、逢人就夸,“正宗的林下土雞,稱足、味好”已經成了他的口頭禪。在他的幫助下,小姚的雞場知名度逐漸也有所提高了,有的時候還會發(fā)生訂雞的人太多,送不過來的情況,收入增加,讓小姚順利脫貧,走上致富路?粗∫θ兆右惶毂纫惶旌,劉月舉的眼睛都笑成一條縫了。在他身上,為民辦的實事數(shù)都數(shù)不過來。
劉月舉常說:“我是老干部不假,只是年齡偏大了,但為民辦事的心還年輕著,只要有需要,就會一直服務下去,才對得起共產黨員這個身份。”雖不是豪言壯語,卻刻畫出一名共產黨員應有的使命擔當。
使命不忘,一心為民化干戈。“鄧司法”叫鄧錄海,上竹鎮(zhèn)的一位老干部,自1984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在鄉(xiāng)鎮(zhèn)從事基層司法調解工作,被人譽為“基層鄧青天”。他牢記使命,以“群眾滿意”為出發(fā)點,默默耕耘在司法調解工作這塊沃土,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已,做到自重、自愛、自警、自勵,求真務實,體現(xiàn)了一名現(xiàn)代司法干部的固有本色,用一顆丹心描繪出一名基層司法工作者的絢麗人生。
一顆心為公,不怕誰不聽;一碗水端平,不怕誰不服;一身力出盡,不怕事辦不成。這是“鄧司法”從事調解工作30多年來的切身感受。
今年9月,廟壩村二組村民反映,有煤礦將棄渣堆在了他們的荒山上,村民叫囂著找煤礦麻煩,弄得煤礦開不了工,村民干不成事。鄧錄海經過實地走訪,弄清楚了實事的經過,原來煤礦和村民有過協(xié)議,承認補償,但補償款卻被其中一戶領走,引起其他幾戶不滿而發(fā)生矛盾。有矛盾,就得調處,不能把麻煩上交,這是基層司法人員的本職工作。通過有條不紊地釋法說理,背靠背做思想工作,幾經周折最終精誠所至,煤礦同意再給予一定補償,村民也同意不再去找煤礦鬧事。一樁在別人眼里很麻煩的事,在鄧錄海的不懈努力中,終于圓滿解決。
有人曾經問他:“在別人看來那么棘手的事,為什么到了你這里就不難了?你到底有什么訣竅?”鄧錄海微笑著說,能有什么訣竅?只要以事實為依據(jù),以法律為準繩,以心換心,把群眾思想工作做細、做深、做實,再難的事也能解決好。
35年來,經他調解化干戈為玉帛的事,多得連他自己都記不起了。他用赤誠之心,守護社會的安寧、家鄉(xiāng)發(fā)展,用忠誠與擔當,讓警徽閃閃發(fā)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