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鳳凰雪上公園,見證中國單板滑雪翻開新的一頁。
掛在胸前的這枚銀牌,不負劉佳宇三屆冬奧之旅的拼搏與堅守,也為中國單板滑雪打開全新的希望之門,更是對2022年北京冬奧會再上層樓的最好召喚。
突破時刻,回望有百般感慨。2002年,楊揚在鹽湖城冬奧會為中國冬季運動實現(xiàn)金牌“零的突破”。也是在那一年,我國確定開展單板U型場地技巧項目。那時,全國還沒有一片標準的場地,2004年舉行了首屆全國比賽,參與者的回憶是,“小孩們滑來滑去,基本出不了槽。”2006年都靈冬奧會,中國選手的身影首次出現(xiàn)在這個項目中,雖然未能進入前二十名,但這片賽場從此不再陌生。
突破之路,由一塊塊寫著“困難”和“挑戰(zhàn)”的基石鋪就。2010年,劉佳宇就曾在溫哥華冬奧會上獲得第四名,無限接近獎牌。但此后傷病給她帶來諸多困擾,索契冬奧會名次下滑至第九。如果不是將一個個困難和挑戰(zhàn)踩在腳下,鋪向前方,她的運動生涯,也不會在平昌劃出一個“U”型弧線,達到全新的高點。
突破滋味,帶來的不止是喜悅與自豪。當初單板滑雪U型技巧之所以被確定為“發(fā)展對象”,是因為選材的思路與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相近,適合動作靈巧的亞洲選手。一些具備體操、技巧等基礎的運動員可以較為順暢地跨項轉(zhuǎn)行。本屆冬奧會,中國女隊拿滿四個參賽名額,劉佳宇和蔡雪桐雙雙闖入決賽,已經(jīng)形成了一定的集團厚勢。這證明了當初方向選擇的正確,也為類似項目跨越式發(fā)展帶來更多啟示。
從“出不了槽”到站上冬奧領獎臺,從不知單板滑雪為何物到“讓中國單板走向全世界”,從潛優(yōu)勢項目到
拼出一個突破口,本屆冬奧會上,雪上項目的開拓軌跡也在映射我國冰雪運動新的發(fā)展趨勢。女子跳臺比賽,常馨月飛翔的身姿填補了空白;U型場地,劉佳宇和隊友正成長為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將要登場的雪車項目,也首次出現(xiàn)中國選手的身影。新的突破勾勒出新的格局,新的格局述說著新的愿景——冰上與雪上兩翼齊飛,冬奧與奧運攜手并進。
突破連接著過去和現(xiàn)在,連接著2022以及更遠的未來。正是在這樣一次次的突破中,中國冰雪運動不斷創(chuàng)造著新的契機,打開了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