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譚照楚
幾天前我接到漢濱區(qū)文聯(lián)的通知,邀請我和幾位文友在到牛蹄鎮(zhèn)去采風。早上八點,大巴車滿載著快樂從安康出發(fā)了,在大家的歡歌笑語中下了高速,經過了紫陽縣蒿坪鎮(zhèn)和雙安鎮(zhèn)后,便駛入了牛蹄地界。極目遠眺,平整的水泥路就像一條條銀色的絲帶飄舞在山間,一間間屋舍散落在青山綠水間,青山環(huán)繞村莊,房前河水潺潺,屋后綠樹蔥蔥;村道邊的鮮花競相開放,一幅賞心悅目的山村風貌圖映入眼簾……正是草長鶯飛的時節(jié),我們打開車窗,貪婪地吮吸著春天的氣息……兩個小時的車程后,我們就到了牛蹄鎮(zhèn)上,抬眼望去,規(guī)劃齊整的街道,繁華的市場,文化氛圍濃厚的學校,洋溢著幸福笑臉的村民,這哪里像是一個傳說中的封閉、偏僻小鎮(zhèn)?
這一天,“漢濱區(qū)2021年品茶香、看變化、話發(fā)展暨牛蹄鎮(zhèn)茶旅融合宣傳推介活動”在牛蹄鎮(zhèn)隆重舉行,我們相約著共赴一場春天的約會。品茗了春茶,參加了簡短的開幕式后,便徒步向京康富硒示范茶園種植基地進發(fā)。沿著茶園觀光步道向半山腰的茶園走去,投入眼瞼的是一壟壟整齊劃一、郁郁蔥蔥的茶樹,此時正吐露著嫩綠肥碩的新芽,散發(fā)出淡淡的茶葉清香,風吹之處,向客人們點頭微笑。三五個穿著花格子采茶服的采茶女子,正穿梭其間。綠茶芽兒在她們靈巧的手指里上下翻飛,便輕快地落入腰間的茶簍里去了。這里本是一片坡度較大的山地,京康人硬是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把這里變成了一臺臺齊整的梯田,非常引人注目的是那一道道石坎子,我最初以為這是農業(yè)學大寨時留下的“大寨地”,聽工作人員介紹說,不是,這是京康人從2013年開始,靠著雙手,用一塊塊石頭堆砌而成的!
我站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努力地想找出這個小鎮(zhèn)是如何從閉塞、落后,華麗轉身成為今天這樣生機勃勃樣子的原因。據(jù)《漢濱年鑒》記載: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前后,因戰(zhàn)亂和天災,安徽太湖部分居民遷徙于此,見巨石上有酷似牛蹄的印跡,旁邊河水清澈香甜,如世外桃源,再取"如牛勤耕,一步一印"之寓意,故得此名......再到清朝初年,湖廣填四川之時,大量的江南人遷居于此,幾百年來,這些江南人的后裔在這里繁衍生息。多少年過去了,他們鄉(xiāng)音無改,直到現(xiàn)在,牛蹄鎮(zhèn)人都操一口正版的安徽太湖話(牛蹄鎮(zhèn)人叫江南話),他們話音優(yōu)雅,和藹可親。這里簡直還是一種原生態(tài)!數(shù)百年的繁衍,他們的語言竟然沒有被陜西方言同化掉,成為一種原生態(tài)的贛語方言島,這放在全國其它任何地方都算得上是一種奇跡。
有人說,牛蹄人骨子里有種不認命的牛勁兒,鄉(xiāng)土情結很深。到牛蹄當然不能不提到京康企業(yè)的創(chuàng)始人和掌舵人,陳榮堂先生。我在電視上看到,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經這樣深情地回憶到:“1986年,在饑寒交迫的情況下,我?guī)е?0名農民工,從這個山上走60里地到安康坐火車,我們逃票到了北京打工,北京和家鄉(xiāng)的反差讓我心靈震撼……我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牛蹄人,骨子里有一種不服輸?shù)木瘢覀兂粤颂嗟目啵K于在北京立下了腳跟,我是最大的包工頭,我?guī)ьI7000(名)農名工,做了鳥巢主會場,非典小湯山醫(yī)院,我干了兩個魯班獎,幾十項優(yōu)質獎……”“但是我每次從北京回到家鄉(xiāng),看到家鄉(xiāng)青山綠水,這么好的地方,人不斷流失,經濟蕭條,空心村……我很心疼,我毅然決然地選擇回到家鄉(xiāng),來做茶園,希望讓民工回流,希望家鄉(xiāng)人能夠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生活在一起,這樣才是一個家,一個幸福的家。”多么樸素的想法,多么熱烈的赤子情懷!于是,陳榮堂、陳鴻昌父子從北京回安康創(chuàng)建了京康公司,他們想要把多年來打拼下來的資源和財富也帶到老家,讓鄉(xiāng)親們實現(xiàn)共同富裕。
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我們乘興又去了牛蹄鎮(zhèn)石嘴河的楊家院子。牛溪河和朝天河在這里交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小院子,在以前據(jù)說是一個老油坊,如今重新修繕后,煥發(fā)出新的活力,成為一個絕佳的民宿所在地。大門前“耕讀傳家”的牌匾,那帶有徽派建筑風格的老房子,屋檐勾角相連,四四方方的田井小院里,種植著各種花草,屋內的老物件,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起很久很久以前……牛溪河在屋旁靜靜地流淌,屋內卻聽不不見嘩嘩的流水聲,一切都很安逸,這里除了舒適的居住環(huán)境,還有誘人的美食,保持傳統(tǒng)做法的“風干臘肉、豆腐乳、豆腐干、干土豆片、手工粉條”,看著就讓你唇齒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