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孫維艷
從我懂事起只看見漢陰城有南、北、西三座城門,而且只有北城門上有城樓。南城門頂上是一方大約四五十平方的平地,地面用沙石、石灰抹平,因為年代久遠,有些地方地皮剝落了,長出了雜草,被分隔成幾塊平地,雖然面積不大,但是對于當時南街上的人來說,卻是一塊寶地。
過去的老街,街面狹窄,兩邊住戶密集,房屋低矮,住房都是竹笆或泥墻,黑瓦房頂,想得到充足的晾曬空間是不可能的,尤其到了臘月天家家洗被單,就只有到城墻頂上想辦法了。當要洗被單的那天,我母親很早就吵著到城墻上把繩子綁到電線桿上占地方,晚了別人綁了繩子就晾不成了。綁好繩子還是第一步,洗好,晾上不算完成,關鍵是過去沒有洗衣機,手擰不干,臘月陰沉天多,經常要晾兩天,下午趕快收回去,第二天早上要繼續(xù)綁繩子占地方。在這一兩天的晾曬過程中也不輕松,過去條件都差,物資緊缺,一床被單就是一件不小的家當,也許就是一家人全年的布票的供應量,都看得特別金貴,這種條件下順手牽羊偷雞摸狗的事時有發(fā)生。我在幫家里干家務的時候還順帶有一個任務——看被單,這個“看”不是站在旁邊守著,因為站在家門口能看見城墻上,就是隔一會我要站到門口望一眼城墻上,被單還在,又進屋去干其他事,臘月天大人孩子都有事情的,不會專門讓你看被單的。有幾次我一時忘了出去看,突然想起來,心里一緊,嚇得面色發(fā)白,丟下手中的事情,飛一般地奔出門去,看到被單還在,心里的石頭才落地?墒“咚咚”跳的心臟好久都平靜不下來,這時才感到嚇出一背的冷汗已變得冰涼。因為不敢想象假如被單被偷,一家人這一年蓋啥,不會被大人打死也會被罵死,當時想想都后怕。
到了夏秋季節(jié),城門頂又是我們曬糧食的地方。我父親是城鎮(zhèn)戶口,母親是農村戶口,過去孩子戶口隨母,城市糧食供應只有我父親一個人的,我們母子幾個是農村戶口,付了公分錢之后,有幸分到了口糧。當父親挑回剛收下很潮濕的糧食時,我們又有新任務了,只要不是下雨天,我就要先到城門頂把那幾塊平地掃干凈,父親把糧食挑上去我們幫忙攤開,為了盡早曬干,一天當中我要到上面去很多次翻動,這是最輕松的活。糧食曬干了,我們和父親把糧食歸攏、裝袋,一家人都感到這一年有保障了。這時夕陽照在城墻頂上,我們幾個收裝糧食的人似乎被這紫色的霞光紗衣包裹著,嗅著被曬干了水氣散發(fā)著純粹的新鮮糧食的氣息,聽著干燥的谷粒被鏟進麻袋時相互擠撞發(fā)出的嘩啦聲,好像這天、這太陽都在關照著我們一樣。更讓人自豪的是,當我們把糧食抬進家的時候,平時享受商品糧供應,但是常年吃的是陳米、陳面的鄰居發(fā)出的“多新鮮的糧食”的贊嘆聲時,讓我們感覺占盡了生活的好處。
城墻頂下的城門洞,城門早已不在,因它頂上超強的厚度,隔去了盛夏烈日的酷熱,又因城外吹來的風是河風,所以再熱的天城門洞都是涼快有風的,對于沒有任何消暑電器的年代,南街上的人和進出城的人當然不會放過這塊天然避暑勝地。盛夏的兩三個月,南街上的幾個老人就是這里的值班客,我爺爺便是其中一個。每天早晨八九點鐘,幾個老人就帶著條凳或躺椅先占住城門洞中間的位置,中間原先是安放城門的地方,要寬一點,坐在那里即使過拖拉機也不用擔心安全。其實那時機動車也很少,只不過是中間空間寬一點,感覺自在一點,風也要涼一點,有一句沒一句的諞著家常、說著古今。他們屬于沒事干的一撥人,過去沒有吃早點的規(guī)矩,城里人沒有田地可侍弄,他們就在這里度過一天天的早晨。到了十一二點,該是吃早飯的時候了,城門洞開始熱鬧起來了,南街上時不時的從這個門或那個門里走出的大人小孩都端著碗,邊走邊吃。雖然人不同、碗不同,但碗里的東西大多相同,百分之九十的碗里都是苞谷糊糊漿水菜,但大家還是相互交換一筷子碗里的菜,比較著各家炒菜人的手藝,夸贊著哪家人的茶飯做得香。吃飯的人把門洞的兩邊都站滿了,中間留著一條過道,這時河對門進城賣菜的人紛紛出城回家了,走過這里的時候,不少人也要在這停一下,暫時享受一下這里的涼氣。其實也沒有坐的地方,就是在這里站一站,也能給他們單調的生活增添點熱鬧,一來二去也混了個臉熟。陸陸續(xù)續(xù)的出城的人中不時有人打招呼:“來吃一碗再走。”彼此都知道這不過是些客套,因為那時哪家的鍋里都是按人下糧的,回答的人也并不在意,只要有這聲招呼,就有個見面的情誼了。住在南街口的人當走到城門洞的時候,碗已經見底了,就是端著空碗,也要在這里站一站,并不急著回去添飯,生怕錯過了這個熱鬧時機。因此,經常能聽見哪家的主人站在門口當街大聲喊叫或訓斥自己家人錯過了添飯或洗碗的時間。
過了早飯時間,這里的熱鬧漸漸消退,該干活的干活去了,該下河洗澡的下河洗澡了,又剩下值守的幾個老人?康目吭诔嵌磯ι希傻奶稍谔梢紊,有的發(fā)出了輕微的鼾聲,手上的蒲扇權當被子蓋在肚子上;有的似睡非睡,看似瞇著眼,偶爾進出城的腳步聲都會使他們睜一下眼,睡是睡不踏實的,但是屋里的悶熱難耐使得他們還是選擇了這里。門洞外能把人曬脫皮的大太陽,門洞里的清涼微風形成鮮明對比,這寧靜涼爽的環(huán)境給他們帶來一個個安適的中午。
吃下午飯的時候,這里又要重復吃早飯的場景,只不過少了吃飯人和進出城的人的招呼聲。進城辦事的人都乘上半天涼快辦事,就只有這條街上端碗吃飯的人了,程序依然如此。
從冬到夏,城門頂上的喜悅和城門洞下的熱鬧在輪回交替著,從南街街頭到街尾,哪一家都和這座城門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它在物質貧乏的年代,給了我們果腹的希望、肌膚的清涼、也給了我們人情的溫度,生命的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