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陳緒偉
“棕葉扇,扇兒光,扇兒扇風(fēng)好涼爽。扇兒搖,蚊子跑,孩兒睡覺蚊不咬……”孩童的夏天,就是棕葉扇的季節(jié)。那時候的棕葉扇,是普遍的納涼工具,大人小孩,人手一把,輕輕地搖,涼風(fēng)習(xí)習(xí),好不愜意。
父親在課堂上講,棕葉扇是棕櫚樹(俗稱棕樹)上的棕葉制成。棕樹是世界上最耐寒的棕櫚科植物之一,是亞熱帶植物,分布生長在秦嶺以南地區(qū),不僅葉可制扇,根還可入藥。還講扇子最早稱“翣”,在中國約有三千多年歷史,據(jù)晉崔豹的《古今注》記載,扇子起初不是用它取涼,而是一種儀仗飾物,由持者高擎著為帝王障塵蔽日。早在周代,王和后的車子上就用來遮蔽風(fēng)塵,叫 “障扇”;后來封建皇帝和高官出行的儀仗中,都有大障扇,以顯示其威風(fēng)。到了漢代以后,扇子的種類增多,有紙扇、鵝毛扇、木扇、篾扇、芭蕉扇、棕葉扇、還有玳瑁扇等,就普遍用來取涼了。再后來,扇子不僅成為驅(qū)熱納涼的好幫手,其形式也從日用品演變?yōu)樗囆g(shù)品。如明代周之冕的竹雀扇、唐寅的枯木寒鴉扇、沈周的秋林獨步扇,清代惲壽平的菊花扇、王武的梧禽紫蔽扇等。
坐在母親身邊,常聽她講編扇子的知識。棕葉扇分為硬扇和柔扇兩種。硬扇也叫蒲扇,先從棕樹上將稍老點的棕葉割回來,用開水一燙,晾曬干,再拿剪刀剪成圓形,周邊鑲上布條,用針線縫合,便是一把扇子,制作方法較為簡單,但不耐用。蒲扇用料又分兩種:陜南一帶用棕葉,而兩廣云南一帶用蒲葵葉做扇,俗稱蒲扇,又叫“葵扇”。柔扇才叫棕葉扇,靠編織而成,制作精細,工序繁雜,但美觀大方且柔韌耐用,一般可用上四五年,受眾偏愛。
做柔扇的棕葉,需經(jīng)過采、煮、漂、曬,才能變成白嫩柔韌的扇用葉子。棕葉的采集,是采棕樹頂端未開葉的一尺來長的嫩棕芯。母親說:棕樹在炎熱時節(jié)的四至九月才長新葉子,二十多天長一片,一棵樹一年最多采六七片葉子,一般是“一片棕葉一把扇”。采下嫩棕芯后,用大鍋燒開水煮,煮上四五分鐘,殺去病蟲菌,又讓葉子成熟變?nèi)犴g。漂洗棕葉的事,我喜歡幫母親做。把煮好的棕葉收攏,找一根繩子從中間穿起來捆緊,架在木棒兩頭,挑到梁坡下的小河里去漂洗。葉子的青綠色在水里散發(fā)出淡香味,招來一些小魚、小蝦和小螃蟹,在棕葉間游來穿去。這時,我總愛故意扯一扯棕葉,嬉戲它們一番,惹得它們東躲西竄,還愛把雙腳伸進涼悠悠的水里,是那樣的開心有趣。漂洗好棕葉,挑回去后,母親就放在太陽下的竹簾上曬,氣溫越高越好,連續(xù)日曬夜露四五天,直到葉片漸漸變白、干爽,才算扇葉準備就緒。
在鄉(xiāng)下,編扇子又叫打扇子,是很有講究的。分為勻破棕葉,精打扇心,密鑲扇邊,緊收扇口,纏插扇把這幾個步驟。
母親心靈手巧,打得一手好扇。勻破棕葉時,見她先將葉片背筋全部剔除,再按扇面大小確定扇料寬窄,且將每一把扇料葉留下一半作經(jīng),撕下一半作緯,還能將一片棕葉撕出兩三把扇料來。打扇心更認真,她依據(jù)棕芯的長短,確定編制不同尺寸的扇子。然后坐在小板凳上,把身子俯下來,面前斜支一塊四方木板,兩只手將經(jīng)葉左右分股、中心壓扣,再將緯葉插進其間,經(jīng)緯交錯而不停穿梭,腳踩實在,手勁均勻,說這樣編制出的扇子才緊密適度,紋路清晰,而且柔韌精致。做好一把毛扇后,最見功夫的是密鑲扇邊,而母親不僅把扇的兩邊緣編成辮子形狀,還將葉尖巧妙地與扇紋壓扣。緊收扇口時,母親能賦予扇子一定的形狀,不留扇尖,成圓形扇;留一個扇尖,成闊葉形扇;把扇尖稍稍一偏,就成一個桃形狀的扇子了。最后是纏插扇把,母親說這道工序也馬虎不得。先將竹簽頭部削成扁而尖狀,再穿插入扇子正中心緯葉的2/3處,撐直扇面硬度,扇尖的柔度就能扇出大風(fēng)力。而留出一把長的圓形竹簽尾部作為扇柄,在柄周圍用棕葉編織成交叉形花紋狀,直至扇子的下緣,并將葉尖巧妙地與扇子串聯(lián)鑲嵌牢固,這樣的一把棕葉扇,既美觀大方,又經(jīng)久耐用。
過去在用扇子納涼,還俗吟出許多讓人忍俊不禁的小歌謠。如:“扇子有風(fēng),拿在手中,有人來借,等到立冬”。還有“六月天氣熱,扇子借不得;若是來借扇,你熱我也熱。”還有詩曰:“身子一晃風(fēng)就生,驅(qū)蚊消暑又降溫。待到九月秋風(fēng)起,身居旮旯無怨聲。”這就是人們對扇子功用的生動描寫,也是詼諧幽默的鄉(xiāng)音。
現(xiàn)在,人們降溫消暑主要是靠電扇和空調(diào),而我,還保存著母親的那把棕葉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