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云龍
2019年3月,我滿花甲。辦理了退休手續(xù)后,一生奔波疲憊的身心突然松弛下來,竟然有點猝不及防,手足無措,一時不知該干些什么。
自己搞了一輩子文字工作,上班時嚴于律己,兢兢業(yè)業(yè),認真寫新聞,負責編好稿,中省市三級層面上獲得了四十余項新聞獎。文學作品獲得各類獎項三十余項,入選五十多種叢書、志書和選集。
退休之際,為了感恩時代,回報社會,也對自己年少時的作家夢、記者夢、編輯夢有一個總結(jié),我整理編輯了120萬字的兩本書。一本是從自己所發(fā)表出版的300余篇散文作品中選出一半,且每篇作品都標注出處,即寫作日期、發(fā)表報刊、獲獎入選情況,等等,集中展示四十年來的散文創(chuàng)作整體狀況的精純散文集;一本是從自己近三十年從事新聞工作所寫的七百多件新聞作品中選出200余篇比較優(yōu)秀的篇章薈萃成集,其中自然是多選以文化背景為主的新聞作品。
兩本書出版后,我無償捐贈省、市及10區(qū)縣圖書館、檔案館、方志辦、大中專院校和有一定規(guī)模的中小學圖書館、資料室;贈送給親朋好友和社會各界人士。安康知名詞人、市詩詞學會會長李波先生為此賦詩點贊:“男人有志壯情懷,往事如歌逸俊才。細雨風鈴今再響,耕耘卅載壘蘭臺。”
多年的讀書寫作生涯使我悟出:讀書是快樂的,而寫作則是痛苦的。過去忙于工作事業(yè)與家庭,所購買收藏的很多書只是匆匆一睹,淺淺翻閱。而今退休,有的是大把時間,于是靜下心來逐一研讀,仿佛初入文道時那般虔誠認真,用紅筆勾畫標注,記下只言片語,乃至抄錄筆記,撰寫心得。陶醉在讀書的自娛里,其樂融融也。
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市民群眾封閉在家進行抗疫。我把過去收藏的《安康地區(qū)志》,以及“十大縣”的縣志逐一閱讀。當然,主要是通讀志書中的“藝文卷”。記得我在2001年主編《安康風情》一書時所寫的“編后絮語”中曾經(jīng)寫道:“很早很早以前,我就對描寫安康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景一物的文學作品倍加喜愛。當我踏上文道后,更是鐘情于腳下的這片熱土,寫過不少縱情山水的文章……”的確,在過去我寫作地域、風情類散文中,常常從這些志書中尋找靈感,汲取素材營養(yǎng),甚至引用古人詩文,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而今再讀這些與安康有關(guān)的文字后,更感親切與自豪,也在腦海里閃現(xiàn)一道靈光:何不利用這難得的整段時間,集中精力,研讀安康文學史,從中抽絲剝繭,以自己幾十年來所讀所寫的散文入手,梳理撰寫一部能代表地域性文學體裁發(fā)展的學術(shù)性著作。于是,眼光落在了“散文”二字上。
說實話,散文易寫難工。我從十幾歲開始練筆就寫散文,幾經(jīng)選擇文學體裁,最終還是落在了散文上。而且有關(guān)散文的發(fā)展歷史、散文理論、寫作技巧等方面的書籍買了很多,讀了不少,F(xiàn)在想撰寫一部散文方面的學術(shù)性著作,應(yīng)該是得心應(yīng)手的。然而,讀史費思量,求解勞神傷。其間的心路歷程、酸甜苦辣,這里不再贅述。
總之,這次不同以往,不給自己定任務(wù)、趕速度、搶時間,而是踐行著“踏石留印,抓鐵有痕”學術(shù)攻堅的座右銘,擘畫著一邊讀書,一邊做筆記,一邊搜集整理資料,一邊思考。這樣寫了停,停了又寫,反復修改,幾經(jīng)打磨,歷時三載,這部以介紹安康散文兩千余年的發(fā)展歷史與兼評散文寫作得失的《安康散文簡史》終于要面世了。
一位著名文化人曾經(jīng)說過,做學問最忌妄下定論,寫文章務(wù)要慎用大詞。故而,以“簡”撰史,其意可解為內(nèi)容比較簡略的著作。既然名為《安康散文簡史》,那一定是論及安康人寫的散文或外籍人寫安康的散文;再就是除散文以外的詩詞、小說、戲劇、評論,以及民間文學,概不入容內(nèi);還有一點就是,盡管自己不戴“有色眼鏡”,不以個人喜好厭惡或遠疏近親篩選、評價安康當代散文寫作者,但由于一些作者無法聯(lián)系,或是聯(lián)系上了,不知何故,總是“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終究等不上作者簡介及作品,以致無法書寫;或是本人孤陋寡聞未曾讀其作品;或是資料收集不全,遺珍漏珠多有可能。畢竟以作者一己之力一家之言,難免會以偏概全,在此深表遺憾和歉意。
有道是:修志問道啟未來,直筆著史續(xù)文脈。這部書稿共設(shè)4章21節(jié),寫古代部分約50余人,近現(xiàn)代部分近20人,重點是當代部分大約150人,從古至今寫到220人之多,文中提及的人300多位名字。不敢說這部書稿題材宏大,承古開新,蔚為大觀,但我盡量做到“橫不漏項、豎不斷線”這種修志寫史人中的精神。歷史就是我們的一切,天地間無非史而已。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無論從時空的縱深出發(fā),還是從時間的橫向發(fā)展來看,都不能斷代缺項。感謝先賢們留給我們寶貴的散文遺產(chǎn);感謝文學前輩老師如丁文、張會鑒、李厚志、姚維榮、楊克、徐信印等人編撰的《安康文學史話》《安康歷代散文作品選注》《安康藝文大觀》《安康當代文學史》《安康史略》等著作帶給我的啟示;感謝那些主編或參編“地區(qū)志”“市志”“縣志”藝文卷和《安康日報》《安康文化》的編輯同仁們所付出的勞作成果;感謝眾多作者嘔心瀝血所撰寫的地域性的、散文類的作品及評論文章;感謝文朋詩友們的傾力支持與厚愛。
所有成功的背后,都隱藏著不離不棄的堅持;所有人前的風光,都飽含著不為人知的艱辛。這本成書四十余萬字的著作,從最初的擬定提綱、規(guī)劃章節(jié)、整理資料,到動筆撰寫內(nèi)容、最終定稿已達三四遍,書寫上百萬字,對于至今不喜歡電腦寫作的我來說,其付出的艱辛是可以想見的。
通古方能鑒今,知今為了未來。蔡元培先生說:“歷史者,記載以往社會之現(xiàn)象,以垂示將來。吾人讀歷史而得古人之知識,據(jù)以為基本,而益加研究,此人類知識之所以進步也。吾人讀歷史而知古人之行為,辨其是非,究其成敗,法是與成者,而戒其非與敗者,此人類道德與事業(yè)所以進步也,是歷史之益也。”這也印證了本書“內(nèi)容簡介”上的話,是我寫作此書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