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慧君
玩燈和吃湯圓是元宵節(jié)最重要的習俗。小時候我玩過采蓮船、竹馬,但印象最深的是七八歲那年元宵節(jié)玩高臺芯子。
高臺芯子是一門綜合性民間藝術,它集戲劇、彩繪、扎糊于一體,通過人物的造型、服飾來表現(xiàn)故事,營造出令人無限遐想的戲劇效果。恒口五里一帶是單臺芯子,一般是兩個演員,下妝是男孩,上妝是女孩。對女孩的挑選很嚴格,不但高矮有嚴格的要求,還要膽大、五官精致。所以看起來女孩很多,但經(jīng)過層層篩選,符合要求的就寥寥無幾了。村子里的女孩以能上高臺芯子為榮。
那年正月十一下午,我正在院子里打秋千,隔壁的表叔老遠就急慌慌地喊我:“慧君,快下來跟我走,下店子那里正在找玩芯子的演員呢,人多得很,去遲了就沒機會了。”我一聽,趕緊下來向表叔跑去。我知道我們大隊有兩臺芯子,也就是只能選兩個女孩,但誰都想去。一路上我特別擔心,怕人選已定,沒了我的事。表叔走得很快,我?guī)缀跏歉诤筮呅∨,但還不停催表叔快點。
到了那里,屋子里擠滿了人。表叔徑直帶我爬木梯上閣樓,向負責人介紹我膽大、機靈,絕對沒問題。剛好那人我喊外爺,是我們村請來導演那年芯子的戲的,我知道小孩認識大人,大人未必知道小孩,我立馬向外爺打招呼,然后又自報家門,他們看我果然靈性,就選中了我。
一般芯子從正月十三四開始,十六結束。那幾天,我每天早早起來,簡單吃幾口不帶湯水的飯,就去化妝。因為妝容是按戲劇化的,所以耗費時間比較長,加上不是專業(yè)人員,有時邊化邊商量,化好后,開始裝芯子。單臺芯子其實就是一張八仙桌上焊接一根鐵柱,鐵柱中上段有一塊固定的小木板,裸露部分的鐵柱早已用花花綠綠的布條纏著。我腳踩在踏腳板上面,鐵柱的頂端剛好到我胸口處,既安全又舒服。然后用一匹白布從我的腳踝開始一圈一圈往上纏。別看這個簡單,它可是個技術活,不能太緊也不能太松。緊了血流不暢,松了不安全,松緊全憑經(jīng)驗。最后再穿上外面的戲服,觀眾看著,就是一個身材頎長、一只小腳站在鐵柱上,一只腳高高抬起的娉婷少女。
我在鑼鼓家什聲和鞭炮聲中被大人抬著,從大同街游到五里街。站在上面,看著下面烏泱泱的人群跟前跟后,感覺自己就是彼時戲中那個貌若天仙、萬人仰慕的公主,心里滿是幸福和自豪。我早已忘了寒冷、饑渴和一直擔心的上廁所問題。
可能因為正在長身體的男孩餓得更快,可能因為男孩更貪吃,也可能那時好吃的東西太少,總之,正月十五那天,我下妝的那個男孩沒有聽從“少吃飯、盡量不喝水”的告誡,那天早上吃了湯圓,又因為趕時間,湯圓還差點火候,下午肚子不舒服。男孩記住了不能上廁所,就誰也沒說,拼命忍著,希望能堅持到結束回家。終是沒忍住,拉在褲子上。后來還是抬芯子的人聞到臭味,又看他神色不對,問他后他才說的。我們那臺芯子只好提前返回。我極為沮喪,心里不停地埋怨他。大約他更沮喪,更懊惱,更羞愧!
又是一年元宵節(jié),人們的文化娛樂方式更加豐富多元,但我還是喜歡那些民間傳統(tǒng)文化,特別是高臺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