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興輝
我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被派遣到安康從教。那個時候,由于消息不是很暢,加之自己一直是從學校到學校,對安康在什么地方都一無所知,更不要說別的,所以當大學的分配方案確定自己被安排到安康工作時,很是茫然無措,也很苦悶。
于是,好心的學長告訴我:不妨到大學圖書館查一查。到了大學圖書館,管理員給我推薦了《安康日報》。通過閱讀,我大概知道了安康的一些情況。之后,經(jīng)過長時間的乘車,以及好心人的幫助,我終于來到了所分配的原安康第二師范學校。
安康第二師范學校位于安康城西七里溝,這是一個連鄉(xiāng)鎮(zhèn)也不是的地方。那年月,人們的文化生活本身就不豐富,再有學校的地理位置所限,自己又沒有什么親戚熟人可走訪,課余時間和節(jié)假日里經(jīng)常無所事事,很是煩悶。這時,閱讀學校櫥窗里的《安康日報》,就成了自己的一大愛好。通過閱讀《安康日報》,既可以了解安康的時事新聞、風土人情,增強對安康的認識,也可以消磨時間,聊以自慰。
到了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通過閱讀《安康日報》,自己又得到了許多工作方面的幫助!栋部等請蟆窞槲姨峁┝嗽S多基層縣、鄉(xiāng)、校的信息資源,使我在教育教學、工作謀劃與準備、工作效果預測與評價方面,提前有了考慮。
特別是1997年,學校安排我參加當時的安康地委、行署部署的脫貧攻堅與支教工作,駐守紫陽縣蒿坪鎮(zhèn)龍巖村一年。由于是首次參加大規(guī)模的、高要求的全區(qū)脫貧攻堅與支教工作,沒有思想準備,也沒有多少可供借鑒的經(jīng)驗,從《安康日報》學習就成了第一選擇。《安康日報》的工作宣傳、政策解讀,為我們認識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明確工作任務,理清工作思路,制訂工作計劃,夯實工作措施,都給予了非常及時而有益的指導。那一年,我們的脫貧攻堅與教育扶貧工作能取得不錯的成績,得到安康地委、行署的肯定,《安康日報》的陪伴功不可沒。
進入新世紀,《安康日報》在教學科研、管理能力提高方面使我受益匪淺。隨著時間的推移,見識的增廣,認識的積累,我嘗試寫一些文章,并打算向報刊、雜志投稿,其目的一是服務于學校工作,二是總結(jié)、推廣自己行之有效的做法與思考。但是,又擔心筆力不足,不能達到刊用要求。于是,就冒昧找到當時《安康日報》的編輯李大斌。他很是誠懇地與我交流,介紹《安康日報》的辦報宗旨、用稿要求,還對我的初稿進行點評,使我很受啟發(fā)。
后來,我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管理工作,撰寫的消息通訊、教研與工作感悟,陸續(xù)被《安康日報》刊用。經(jīng)過在《安康日報》登載文章,自己的自信心大大提高,寫作水平也有了極大鍛煉,科研實力顯著提升,之后又約有10多篇論文在省級、國家級刊物發(fā)表,還出版了自己的專著。
我曾受聘擔任全市中小學教師的繼續(xù)教育培訓工作,有許多的培訓課程素材、線索借鑒了《安康日報》上面的資源,講課效果良好,參訓人員認為很接地氣。
光陰荏苒,歲月如歌。如今我年近花甲,到安康工作已過34年。現(xiàn)在,每每看到《安康日報》,再回望自己走過的路,就有一股溫情在心頭。值此《安康日報》70周年誕辰之際,特別地道一聲:“《安康日報》,生日快樂,衷心感謝你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