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才芳
“爆竹聲中一歲除, 熱熱鬧鬧過大年。”記憶里,家鄉(xiāng)鎮(zhèn)坪的年,是從爆竹聲開始的。
年三十的爆竹聲大多從下午一時開始,噼里啪啦的爆竹聲房前剛剛停,屋后又響起來,此起彼伏。孩子們在院子里和廚房之間來回跑,嚷著:“媽,二伯家團年了”“爸爸,軍娃子家團年了”……若是個慢性子的男主人,聽了“探子”的不斷匯報,依舊不慍不火的燙酒,再把桌子擦一回,等著上了團年飯,放了爆竹;如果是個急性子的男主人,黑了臉,只往灶膛里添柴火。
初一的“開門炮”,在鎮(zhèn)坪叫作“出天星”。除夕夜里,家家戶戶的大人小孩子都不會去睡覺,等著放爆竹。夜里十二點,爆竹聲響起,似乎因為夜的靜寂,是突然響起的,更加的震耳欲聾。噼噼啪啪的是百子炮,“咚咚咚”的是禮炮,響徹云霄,小半邊天都是光彩絢爛的。記得小時候,沒有禮炮,父親用的是三眼槍,他一邊裝填炮火,一邊回答我們的問題。古時候沒有爆竹,人們用火燒竹子,竹子爆炸裂開的聲音能趕走瘟神和邪神,新的一年里就會吉祥安泰,流傳下來就是出天星,也叫接年,祈愿新年吉祥如意,興旺發(fā)達。
雖說“有心拜年十五不晚”,但大家都會趁早拜年。拜年的人多是晚輩和平輩,來到門前,點燃鞭炮,高喊著:拜年吶,主人連忙到院子里迎接,有的人家還會回放一掛鞭炮,以示歡迎。德高望重的人家,拜年的人絡繹不絕,哪怕來拜年的是一個小孩兒,也要準備一桌飯菜,于是女主人從早忙到晚。
間或孩子們零星的鞭炮聲,這樣的熱鬧持續(xù)到大年初五以后開始漸弱。再次熱鬧就是元宵節(jié)了。踩蓮船和舞獅子,鎮(zhèn)坪叫玩船船兒、玩獅子,那是少不了爆竹的。來時要燃放爆竹迎接,離開時又放爆竹歡送,中間還會“炸獅子”。 “船船兒”“ 獅子”被人們圍得水泄不通,因為“船船兒”是女的,就只炸“獅子”,尤其是“獅子”取紅包時,人們似乎忘記了“獅子”是人扮的,鞭炮、花炮紛紛扔向“獅子”,幸好給“獅子”安排了保鏢,上躥下跳,左擋右遮,一伸手抓住鞭炮,回手扔向人群,人們驚呼著散開,蹦跳著、大笑著躲避,來來回回,直到深夜。
歡歡喜喜過大年。家鄉(xiāng)的年,也是從說話開始的。
“媽,蘭娃子又說哈了”。“哈了”“球了”“舍噠”都是鎮(zhèn)坪方言,是普通話“壞了”“完了”的意思。每到臘月,大人就會叮囑不許說不吉利的話,尤其“死”是大忌諱,尤其在年跟前和正月里,是提都不能提的,萬一說了“死”,大人會趕緊的念叨:童言無忌!童言無忌!家里孩子多,又有愛告狀的,父母真是應接不暇,趕上父母正遇上煩心事,說不吉利話的孩子免不了會受到責罰,被罰的孩子耷拉著腦袋,不覺得身上有多痛,卻因為父母惶恐的神色,心里是又害怕又著急,便會乖巧幾份,希望能補過。
到了大年三十就好了,因為過年,打罵聲和哭聲是嚴禁的,所有做錯了的事,大人頂多只會瞪一眼,以示警告,雖然那眼神大有“年后算賬”的意思,可是有了新衣服,壓歲錢和爆竹這些,哪里還管得了什么眼神,一切都是開心的,搶著走親戚,去給長輩們拜年,因為一句“大伯,我來給你拜年”,紅包、零食就有了,當然還會留下來座席,平日里,小孩子是不允許上桌子的。
正月里,人們變得格外客氣,即使才一天沒見,也會滿臉堆笑,統(tǒng)一問候:“你年過得好啊!”標準回復:“年在你那兒呀!”男人們還會互相握手,即使平時和某人有著隔閡,也會如此招呼,互相祝福,大有“一語泯恩仇”的風范。
如今,因為環(huán)保,爆竹聲沒有了,隨著生活的富裕,新衣服,壓歲錢和零食孩子們也不再稀罕了,但是過年說吉利話還是一直講究的,而且,人們越來越幸福,心里美滋滋的,話就多起來,也越來越會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