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維榮
一個愛好文學的人,提起筆來首先考慮的無疑就是“寫什么”,也就是選擇什么題材。初學寫作的人和業(yè)余作者,基本上都是寫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或自己最熟悉、感受最深的某件事、某個人;蛘哒f他正是對自己經(jīng)歷的某件事、某段生活有深切感受,才產(chǎn)生了創(chuàng)作沖動的。
近期參加“譚照楚長篇小說《中師那些事兒》研討會”,不少發(fā)言正好涉及這個問題,也引起了我對此的認真思考。譚照楚作為一個農(nóng)村出生的小學校長,對改變自己身份與命運的幾年中師生活印記深刻,心心念念,進入中年后終于拿起筆來,將其化為文學作品,于是就有了這部紀實文學或曰非虛構文學的小長篇。作品真實反映了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師教育的狀況與意義,在安康教育史、文學史上留下了不可替代的一頁。陜西文壇大腕柳青、杜鵬程、路遙、賈平凹、陳彥等的創(chuàng)作,從初入文壇的散文小說到長篇巨著,其題材也基本上都與他們的生活經(jīng)歷密切相關。
但是,由于時間、空間的限制,一個人自身的時間精力和所見所聞總是有限的,而且并非所有經(jīng)歷都適宜寫成文章,尤其是業(yè)余作者更是這樣。所以寫作內(nèi)容必然會逐步擴展到自己視線以外的生活內(nèi)容,這就有一個題材選擇的問題。尤其是寫作量比較大的專業(yè)、半專業(yè)作者,這更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前蘇聯(lián)著名作家愛倫堡在《捍衛(wèi)人的價值》中說過:“作家不能什么都寫,什么人物都寫。在選擇題材和人物方面,他都有所限。”魯迅也說過選材要嚴、開掘要深的話。回顧安康文壇,恰恰在這一點上存在著很大的遺憾與不足。
從中外文學發(fā)展的歷史來看,雖然“題材決定論”有片面性,但也不能忽視題材本身對文學作品價值意義深淺大小的影響,尤其是在我們這個比較看重文學的政治宣傳功能、道德教化力量,即文以載道的國度更是這樣。對于絕大多數(shù)業(yè)余的、尚未成名的作者來說,題材的價值意義在某種程度上甚至決定著你能否在文壇站穩(wěn)腳跟,能達到什么檔次,產(chǎn)生什么樣的影響力。
遠的不說,就以新中國建立后的當代文壇為例,就很能說明這個問題。河南省作家李準由不出名的銀行職員、業(yè)余作者在全國文壇產(chǎn)生影響,就得益于其短篇小說《不能走那條路》敏銳地反映了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如何防止貧困農(nóng)民賣地、富裕農(nóng)民買地這個社會問題。而剛在掃盲中學會識字、寫作的安康人崔八娃,則由于一篇黑板報上的習作《狗又咬起來了》非常適合當時的政治需要,遂被逐級宣傳文化部門重視,指導修改后發(fā)表于《解放軍報》,成為聞名全軍、全國的戰(zhàn)士作家。陜西文壇大腕賈平凹、陳忠實、路遙分別獲得第一、二屆全國優(yōu)秀短篇、中篇小說獎的《滿月兒》《信任》《驚心動魄的一幕》《人生》的成功,也都與其選材的獨特性有著密切的關系。陳忠實發(fā)表在《陜西日報》文藝副刊上三四千字的短篇小說《信任》,描寫重新上臺的黨支書羅坤的兒子尋釁打傷四清時批判父親的貧協(xié)主席兒子出氣,羅坤以黨和國家的利益為重,主動把兒子送到公安機關治罪,從而化解了與貧協(xié)主席一家的矛盾,也為其他人“冤家宜解不宜結”做出了榜樣。這篇小說為什么能從全國當時每年上萬篇的作品中脫穎而出,就是因為他敏銳地揭示了干群之間、群眾之間應齊心協(xié)力奔四化的主題。
但是,安康作家在這個問題上,卻缺乏應有的敏銳眼光,沒有發(fā)現(xiàn)和重視本土的題材富礦,反而讓域外作者一次次抱走了我們的金娃娃。
安康地處秦頭楚尾,歷史錯綜復雜,有著豐富深厚的文學素材。遠的不說,近幾十年發(fā)生的重大事件就不少。如安康解放既有牛蹄嶺血戰(zhàn),又有地下黨與自衛(wèi)團的秘密談判,這就是文戲武戲交織的好題材;新中國成立后,安康人民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道路上,也走過了一段曲折、坎坷的歷程。還有大災后的重建家園,改革開放后從城鎮(zhèn)建設、道路交通到群眾衣食住行的巨大變化,尤其是十八大后農(nóng)村脫貧攻堅等,都是含金量很高,頗具文學、史學價值的好素材。但遺憾的是,這些都沒有引起我們作家的充分重視,寫出有分量的作品。
尤其是1983年的漢江特大洪災,迄今三十多年過去,安康專業(yè)、半專業(yè)作家除了偶有幾篇普通的散文、短篇小說外,未見有力度和深度的作品。倒是讓相鄰的達縣作者楊貴云借此火了一把。這位1981年才開始業(yè)余創(chuàng)作的工人作者,在安康大水災后,敏銳地意識到其難得的文學素材價值,也即人們常說的“國家不幸詩人幸”。于是,自費來到安康調(diào)查、走訪,隨后相繼寫出中篇小說《漢江,記住這個夜晚》和《陜南的天,中國的天》,相繼在《長江文藝》《中篇小說選刊》發(fā)表,很是火了一把,不久后即加入中國作協(xié)。其實,這兩部中篇在文本上存在著很大的硬傷,那就是真實的時間地點但卻完全虛構的事件過程與人物定位,可以說是小說不像小說,紀實不像紀實。不熟悉安康和這次洪災具體情況的讀者為之叫好,而我們安康人看了會覺得“這寫的究竟是不是安康城市面貌,是不是7月31日發(fā)生的洪災”。另一個寫安康水災的是西安作家和谷。他于1985年首次就水災來安康調(diào)查,搜集資料,完成了十余萬字的報告文學《安康城沉浮記》,隨后發(fā)表于《報告文學》雜志1987年第8期。2014年,他再次應安康市文廣局邀請,寫出長篇紀實《安康大水災》,2015年由陜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發(fā)行!栋部党浅粮∮洝肺覜]讀過,而《安康大水災》由于市圖書館在周末讀書會組織閱讀評論,細讀后覺得雖然史料豐富,但由于作者對水災既未親歷,又沒有廣泛深入地采訪當事人,所以具體場景寫的比較虛。安康本土作者較詳細地正面寫這次大洪災的,一是水利局干部陳唐斌的長篇小說《水欲》,另一位是小學女教師胡洪彬的中篇紀實《水漫金州》。我很佩服這兩位純粹的業(yè)余作者的勇氣與魄力,這兩部作品也各有所長,但囿于時間精力和駕馭重大題材的能力,自然存在著難以避免的不足,難有大的影響力,實在令人惋惜。
進入新世紀后,隨著手機的普及,信息化社會以迅雷不急掩耳的速度對傳統(tǒng)文學產(chǎn)生了巨大的沖擊。安康文學界雖然不斷有新人新作涌現(xiàn),但影響力卻不大,也就是在紅火熱鬧中還是缺少有深度有震撼力有更大影響的扛鼎之作,也即文壇內(nèi)外關注文學的人所說的“有高原而無高峰”。其實,這是一個老話題,也是安康文學的老問題。2004年我在《安康當代文學史》的總述中曾寫道:“安康文學創(chuàng)作思想藝術水平的局限,有著多方面復雜的原因。其一是人文地理傳統(tǒng)的影響。安康獨特的山水景觀和多種文化形態(tài)互相交融形成的山地文化氛圍在歷史上曾陶冶出‘三劉’和董詔、張補山等有影響的散文詩詞名家,但卻鮮有境界高遠、氣魄雄渾的敘事大家;這種文化傳統(tǒng)不能不對今天的作家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但是,作家藝術風格的形成,有著多方面的原因,地理人文條件只是因素之一,作家個人主觀上的藝術追求也起著主要的、有時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否則,就難以解釋同樣是出生于江南水鄉(xiāng)的魯迅、茅盾、巴金,何以寫出了那么多深沉厚重之作的原因了。正是在這一點上,安康作家似乎有些太拘泥于本地區(qū)傳統(tǒng)文化格調(diào)的制約與影響,滿足于用秀麗纖巧的彩筆寫出一些描山繡水的詩歌散文。長此以往,形成一種藝術定勢,就難以駕馭重大尖銳的題材?傮w藝術格調(diào)顯得秀麗纖巧有余,深沉厚重不足。”迄今為止,這種狀況并未得到根本的改善。2020年漢濱區(qū)設立首屆文學獎,終審的幾十部(篇),竟然沒有一部小說,最后勉強找了篇一兩千字的小小說列入優(yōu)秀獎,實在是很大的遺憾。
所以,安康文學要在總體上有大的突破和成就,必須重視對本土重要題材的挖掘。前面提到的那些重大事件都是文學難得的富礦,深入挖掘,必然能有重要收獲。近幾年安康先后有李春芝寫襄渝鐵路建設的長篇紀實《豐碑》,魏田田、曾德強寫脫貧的長篇報告文學《綠滿秦巴》《巨變——紫陽縣脫貧攻堅記事》,內(nèi)容十分豐富,感人的事跡、人物很多,希望能夠像上世紀五十年代《紅巖》《保衛(wèi)延安》的作者那樣,利用這些很好的素材進一步構思,創(chuàng)作出有一定水平的中長篇小說,提升安康文學的品位和檔次。
省文聯(lián)副主席、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主席肖云儒先生在當年在為《安康當代文學史》寫的序言《文學地圖上的一塊亮色》結尾滿懷期待地說:“安康地處漢水文化地帶、長江文化系,這使它和總體上處于黃河、黃土地文化的陜西和西北明顯地區(qū)別開來。有獨特文化背景的文學,終將是有個性的文學。安康作為秦地楚天的文化走廊,它的文化是多維交匯的。有多維文化背景的文學,色彩必定豐富,內(nèi)質(zhì)也會具有張力和韌性。安康的當代文學已經(jīng)這樣有特色地走過來了,還會更自覺地這樣走下去。安康文學正在以自己獨有的質(zhì)地進入到陜西和西部的文學地圖之中,讓人愈來愈不可小覷。我在山的那邊,遙致衷心的祝愿!”
希望肖云儒先生的這番殷切希望在我們眾多作者的一致努力下,能夠盡快變成現(xiàn)實。